《圯上纳履》是《史记.留侯世家》中的一个故事。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今江苏邳州)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 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张良的祖父和父亲做过五任韩王的宰相。可是到张良的时代韩国被秦国灭亡了。秦国灭亡了韩国,并没有没收张良家的财产。张良完全可以靠祖先积攒下来的财富,安享荣华富贵。可是张良觉得他家的富贵都从韩国而来,韩国灭亡了,别人可以无动于衷,如果连世受国恩的他家对国家灭亡都装作没事人一样,他怎么对得起韩国对他家的恩惠。
于是张良散尽家财找到一个力士,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结果失败了,张良力士刺杀时,丢出去的铁锤砸中副车,秦始皇安然无恙。
秦始皇在全国捉拿刺客。张良逃到下邳这个地方。按照一般常态,他应该惊恐不安,草木皆兵,躲在家里不出来。可是在这一刻,你看他的神态:从容步游于下邳圯上。他此刻从容步游,在想什么呢。他这一刻一定在思索,刺杀秦始皇的行动已经失败了,他家的财产也已经散尽了,他现在没有钱,也没有能力,可他不愿意放弃他的志愿,还想为韩报仇。他下一步该怎么办?
接下来张良遇到了人生非常重要的一个转折,遇到他人生的关键人物。每个人生命中或多或少都会碰到生命的转折。人跟人的区别在于你能不能把握住那个机会,有人抓住了,从此一飞冲天,有人抓不住,从此就自怨怀才不遇,从此蹉跎一生。而张良会如何行事?
有一老父,衣褐,说明老父平民打扮至良所,老父有意而来,直堕其履圯下,如果是你遇到,你会怎么做。看此刻张良怎么做。强忍,下取履。又“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透过这件事,张良明白一个道理“忍”张良不止是忍,而是要就别忍,要忍就一忍到底。长跪履之。就是忍到底。如果你不能忍到底,让人看出你是强忍,你的忍一点价值都没有。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高手与高手之间,往往不必行于语言文字的,往往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双方就知道对方的高下。
老父直堕其履圯下,是老父欲惊张良而张良不惊,张良长跪履之,是张良欲惊老父,而老父不惊,都是出乎一般人的意料。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老父大获全胜。老父不惊,张良惊,张良知道老父不是一般人。父去里所,复还,老父走了一段距离,又回来了。曰:孺子可教。从老父走了一段距离又回来,此刻,张良还在原地。从张良还在原地可以看出,张良已经预料到,老父一定会回来。而老父会回来,是不是也预料到,张良会在原地等他。从双方的动作可以看出双方已经明白对方是什么等级的人物。在历史上双方等级相同才能构成佳话。双方等级差的太多,只要有一个人,老父没回来,或者张良没在原地等他,故事就会变成笑话不会是佳话。老父回来做什么呢?说孺子可教。从刚才那个动作,他明白,张良懂了。懂了老父要教他什么:第一件事,就是忍。
老父教他了吗?当然教了,中国的教育有很多种。严格地说只有儒家才讲这种逐字逐句的教育。道家讲的是点化,老父是道家人物,他用的是点化。你的水准够,素质够。他肯定你孺子可教。他三言两语,把最重要的东西点给你就够了。所以道家永远只能在上层最精英的人之间传递。
看老父怎么说,曰,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就是过五天以后,天亮了和我相会在这个地方。注意张良的反应是良因怪之,(他知道这个老父不是一般人)既然知道这是高等级的人物,跪曰:“诺”。先秦人文雅,诺,是晚辈对长辈的回应。五日以后张良去了。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 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这一段文字中最关键的两个字就是老父要教张良的。就是先跟后。
老父教张良的其实是兵法,兵法中最重要的就是先跟后,“先发制人,后发受制于人”。怎样才能抢住先发,老父借由跟张良的约会来点化他,什么叫做先,什么叫做后。怎样才能确定你一定会比人家早。如果一切都在不确定之中,那不过是相对的先。因为前两次都是老父先到,张良是怎么做的,“五日,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也就是第五日还未到来之前,就到了。此刻,即使老父已经到了,也不能说张良迟到,有顷,父亦来。老父没有料到张良会在第五天到来之前赶到。出其不意才是绝对的先。
老父教张良的其实就是“忍”跟“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