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号收到这两天培训的课程表,看到华应龙老师、吴正宪老师等等,这些教育大咖的名字时,内心激动不已,只盼望着第二天早点儿到来,能马上一睹这些数学教育界明星们的风采。以前只在书上,网络上看过这些大家的教学设计及教学视频,现在有机会与大家面对面,现场感受大家的丰厚知识底蕴,感悟教育的真谛,机会实属不易。
第一节为我们做课的是北京市中关村第三小学的孙敬斌老师,他的《百分数的认识》,带着学生回归最原始的课堂,让学生从百分数背后的故事开始,一步步感悟百分数产生发展的过程,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话去解读百分数,真正的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知道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要想与众不同,必须创造不同。张老师为了上好一节统计课,读了五六本书,有了这五六本书的积累,上出来的课必定会与众不同。平时总感慨自己没有头绪,设计不出来好课,其实是功夫没下到罢了。
第二位做课老师是华应龙老师,他讲授的《阅兵里的数学问题》,把大家的风范展现的淋漓尽致。华老师以国庆阅兵为素材,挖掘阅兵之美背后的数学知识,让在场的老师和孩子们感受到了气势恢宏的美丽背后是一组组精确数据的支撑。阅兵之美,美在力度;阅兵之美,美在速度;阅兵之美,美在精度。阅兵运用到了植树问题,速度问题,火车共桥问题等等,整节课不仅仅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向学生渗透一种爱国情怀,借数学语言,礼赞阅兵,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平时只目睹了华老师在讲台上的风采,走进名课背后的故事,华老师的努力完美地诠释了任何信手拈来的从容,莫不是厚积薄发的积累。我们去旅游只是去放松心情,华老师边玩边思,看到织布的老奶奶想到的数学上的集线成面。我们看阅兵,看的只是不可而语的壮阔,铿锵有力的气势,而华老师看过阅兵,想到的是阅兵之美背后的隐藏的数学信息。
第三节为我们授课的是江苏省南通市开发区的高亚雄老师,高老师的《平移的妙用》挖掘教材背后的信息,利用平移让学生发现了上山路程等于下山路程。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问题,看似复杂,当我们找到其中蕴含的规律的时,一切都是那么的简单,大道至简,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第四位为我们做课的是吴正宪老师,吴老师讲了学生老师们最最熟悉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有意义讲到,算理,挖掘四则运算背后的信息,使孩子们发现加法和减法之间有关系,乘法和除法之间有关系。加法和乘法之间也有关系,乘法就是加法的升级版;除法和减法之间也有关系,除法可以看成是减法的升级版。四则运算相互矛盾和谐的存在着,他们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四则运算的算理,看似各不相同,实质上他们背后都有一个点在支撑,那就是计数单位。整数加减法需要数位对齐,小数加减法需要小数点对齐,分数加减法需要先进行通分,做的这些工作看似不同,实质相同,都是通过不同形式找准计数单位。计数单位相同的数位才可以进行加减相乘除。学数是为了运算,运算反过来又反映了数的基本思想。作为数学老师,我们要学会把同一类问题或具有同一逻辑关系的问题归类整理进行深度思考,将相同的东西彻底讲通讲透,不通则痛,学会把碎片化的知识系统化,打通承重墙之间的隔断,让碎片化的知识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才是数学应该做的事情。
一天的课程结束了,我还意犹未尽,在一遍遍地思考这些名师带给我的启发。真正的数学课堂不是热热闹闹做样子的课堂,真正的数学课堂一定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悟,有所提高的课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