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有段时间,在头条等平台,不断能看到不同地区十六七岁就做了新郎新娘的视频。不少网友纷纷表示,这样年纪轻轻,他们自己本身都还是未成年的小孩子,能做好父母吗?
这些未成年的孩子的确是不太适合马上结婚,成为父母。但事实上,很多适婚年龄,甚至过了而立之年的成年人,婚后有了孩子,也并不是合格的父母。
别看他们本身已经几十岁了,很多人内心,仍然还是个孩子。 日本早稻田大学名誉教授,多本情感书籍作者加藤谛三,就在他的《长不大的父母》一书里,描述了那些长不大的父母的表现,包括依赖孩子,隐性操控,虐待孩子等等,这样对孩子形成严重的创伤,并且在最后给出了孩子和父母如何摆脱这种状况的措施。
大家都是第一次做父母,第一次做孩子,作为孩子的父母,一定要对自己的孩子,温柔一些,发自内心的去爱一些。
一、什么是亲子关系颠倒?
《长不大的父母》的副标题是:如何终止家庭创伤。这样前后衔接,我们就知道,这些创伤来自那些长不大的父母。
为什么他们会被会被称为长不大的父母呢?为什么会产生家庭创伤呢?这些都跟“亲子关系颠倒”有关。 所谓“亲子关系颠倒”是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约翰·鲍比提出的。
按照正常情况来说,亲子关系中,父母是父母,孩子是孩子,然而在“亲子关系颠倒”中,父母反而更像长不大的孩子,他们去向孩子索取爱。
当然,对于这类父母而言,他们自己是感觉不到的,他们觉得自己是称职的父母,即使他们对孩子进行了实质上是撒娇的行为,他们也自己感觉不到。这就导致孩子,反而要在实质上承担起父母的职责。 比如,有些父母喜欢孩子夸奖他们,夸妈妈做的菜好吃,夸爸爸开车酷。有些父母看不得自己的孩子跟别人亲近,尤其是孩子有对象的时候,心理会特别难受,别扭。
但孩子怎么可能会承担起父母的职责呢?孩子承担不了,这种实质上撒娇的的行为,就会变形走样,以其他形式表现出来,包括对孩子的隐性虐待,情感暴力等等。 这些行为都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产生严重的创伤,导致孩子不健康成长。这种自幼而生的创伤,在长大后,又让孩子成为长不大的父母。
因为缺爱,缺少什么,就索取什么,而孩子和父母,是最直接的关爱索取关系。这是长不大的父母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然而贫困是看得见的,这种隐形的伤害是看不见的。 这种父母不是父母,孩子不是孩子的畸形状态和伤害,代代传递,家庭创伤就永不止步。
二、对孩子有什么创伤?
当亲子关系颠倒中,长不大的父母,对孩子索取爱时,他们可能会有各种不同的方式,然而这些方式对孩子而言,都是一种伤害。 在那些索取爱的方式中,比较典型的有下面两种方式:
1.隐形虐待
所谓隐形虐待,是指情感上的,这些父母也不知道。 父母索取孩子的爱而不得,就会不自觉的去威胁孩子,比如妈妈不爱你了这种话,常常挂在嘴边。
其实这是父母在精神上欺负孩子。尽管孩子在承担父母的角色,但他们仍然是孩子,即使他们被父母压寨,他们仍然也在苛求,并且依赖父母的爱。
面对父母不在爱你的这种威胁,孩子内心是矛盾的,他们一边对父母依赖,一边也恨父母,害怕自己真的不被爱了,被孤立,被遗弃。 这两种矛盾交织的心理,幼小的孩子们只能选择压抑在心里。
2.施恩图报
那些长不大的父母,从精神上压榨孩子时,常常会用一种施恩的态度来进行。 比如我养你那么多年,费了多少力;我辛辛苦苦那么多年,才养活了你,基本上都是我生你,我养你,我不容易,你要毫无保留的回报我的话语,要让孩子对自己感恩戴德。 一旦孩子反抗,不愿意,他们就会愤怒,不开心,以此攻击孩子。
这本质上就是想通过生育,养育的手段,来压榨孩子,想让孩子时刻记着自己欠他们人情,满足自己对爱的索取。
然而越是这样,父母孩子之间越难产生真正的沟通,无法互道真心,产生真挚情感上的交流。
3.家庭精神暴力
家庭暴力一般指动手打人,这种精神暴力,则是指那些长不大的父母,因为从孩子身上没有获得所需的爱,对自己的孩子大吼大叫,不断的呵斥,大声怒吼,从精神上折磨自己孩子的行为。
像上面这样,长不大的父母不自觉运用的手段还有其他几种,加藤谛三在书中都有描述。 这些行为,会对幼小的孩子形成严重的创伤:
1.不被理解的痛苦
在颠倒型亲子关系中,父母不是父母,孩子不是孩子。父母们带着爱的面具施虐,孩子们年幼的心灵以为,这就是父母的爱,对此又爱又恨,根本无法产生正确的沟通。 在这个过程,也无法完成正常的沟通,孩子们理解不了如何去做父母,自己也不被理解。
沟通能力就这样,在幼年时没有形成良好的发展,导致沟通能力比较差,不善言谈,性格孤僻。 长此以往,这就导致孩子会有周围人都不理解我的痛苦,常常会恨世嫉俗。
2.无法感知爱
这是长不大的父母形成的严重创伤之一。
由于孩子们从小压抑着矛盾交织的爱和恨,他们害怕孤独,又容易依赖别人,经常处于这种焦虑。
如果你第一天跟他说,我爱你,我喜欢你,第二天没给他说,他会非常焦虑,而且他们第三天,同样也想听到那些甜言蜜语来确定自己被爱着。
我们谈恋爱的时候,都遇到过一些男生女生,总是会在微信里,电话里,或者晚上睡觉的时候,不断的让自己说甜言蜜语来确认我们对对方的爱,很大可能就是这种焦虑的情况导致的。 一个人特别焦虑的话,即使一个人再爱他,他也觉得自己不被爱。
这种害怕孤独,既想获得爱,想依赖别人,又感知不到爱的痛苦,会让人患上忧郁症,陷入无边无际的孤独和痛苦中。
三、如何改变创伤局面?
既然孩子在这种父母的状态呢,非常痛苦,那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呢?让这种代代传递的伤害局面,从此中止。 在《长不大的父母》一书中,加藤谛三从父母和孩子两个方面给出了措施:
1.对父母来说,学会接受人与人的不同
不是每个人都要讨好你,都要对你奉献爱。 这世界上有形形色色的不同人,自己的孩子也是,要学会去欣赏孩子。而不是利用自己身为父母的权力,去压榨孩子。
同时,也要接受自己内心的状态,不管是心里情绪堆积如上,还是心如止水,都要客观的去接受,甚至选择适当的方式,尽量用一种无害的,有节奏的去宣泄。比如去安静地方吼叫,运动等等。 而不是把孩子当作情绪发泄,或者无止境索取的一个口子。
孩子是一个活生生的孩子,不是玩偶。
当父母育儿不顺时,最有效的方法是承认,接受自己有多幼稚,承认自己是一个不合格或者不优秀的父母,并没有多丢人,反而这是更进一步改善的基础,避免滑向为更糟糕的情况。
2.对孩子来说,离开父母
这个加藤谛三给的措施很干脆,找到自己喜欢的人,然后离开父母。 当然,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在双方分离中,肯定会有很多磨合和冲突的地方,但为了自己以后的改观,离开是肯定要进行的。 也只有经过这个过程,才可能是真正的离开。
我自己在看这本书时,前面在认识自己那段,有不少同感的地方。 但本书也有一个毛病,就是太拖沓了,写了太多伤害的地方,显得整本书有些消极,反而是在一些改变措施上,给的篇幅不够。
尽管如此,加藤谛三能够指出这些隐性的创伤形成的原因——长不大的父母,仍然值得我们反思,并为之戒。 父母要学着做父母,孩子就负责去快乐,各自归位,这样才是一个和谐温暖家庭的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