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
与我的好朋友谈儿童教育

与我的好朋友谈儿童教育

作者: 许豆浆 | 来源:发表于2014-07-03 18:42 被阅读124次

    这天下午,我又在QQ上发送了长长一串的留言给在水之湄,告诉她我即将要参加华南华德福教师培训的消息。然后,我们照例又交换了资讯:不知道你看过一部介绍华德福的纪录片没有?叫做《呵护童年》;三联生活周刊最近有一期《别人的教育》专题,值得一看;最近想要研读其他流派的教育理论;写了一篇新文章,发链接给你看看……每次聊完天,都会不禁感叹说:哇!好大的信息量!

    仔细想来,我们这样的通信已经持续了四年了。当时我正在编辑《安野光雅的七堂绘画课》,想要找一批真正在探索绘画的读者进行先行阅读、撰写书评刊发在媒体上。于是想到了湄。从我的朋友Rita那里知道,她彼时正在英国爱默生学院 [http://www.emerson.org.uk/] 进修华德福师资培训课程,博客上贴了她老老实实的素描、木工习作,于是我冒昧地留言并留下电邮地址;很快就收到了她热情的回应以及细致撰写的书评。

    因为共同兴趣的牵引,我们从最初“编辑——书评作者”的关系,变成了一起讨论绘画、教育的好伙伴。虽然我们一直在不同的城市。湄这几年分别待过英国、德国、目前定居在成都,从学生、主妇到一位预备役华德福小学教师;我则一直待在广州,始终是个平凡小编辑。如今——可能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都成为了母亲。

    这一身份转变,为我带来了极大的学习热情:关于孩子的发展,关于自我的成长。2009年,毕业一年后,因为不想浪费了在师范大学取得的教育学科学分,我通过试讲一堂高中语文课而取得了教师资格。在备考的那段日子,似乎有什么变化偷偷发生了。不知道呢,也许是备试过程中查阅的资料,也许是我对授课教案灵光一闪的设计,也许是试讲那天台下考官闪烁的眼睛,我的心里,仿佛从此埋下了一颗热爱教育的种子。尽管从未真正站到讲台上,但我并不羞于称自己为一名“教育爱好者”。

    而如今,我要陪伴我的孩子,一起慢慢长大。教育,必将是我们即将展开的旅程中重要的沿途风景。我的案头垒起高高的书堆,我拼命想要开发自己的才智、灵性和想象力,也许就是怀着“出发前收拾行李”这样的心情——想要,想要为这段旅程,准备一个打开满是惊奇发现的旅行箱。这是我作为一个母亲单纯的心情。而湄是准华德福教师了,她正忙于翻译华德福小册子、参加教师培训工作坊、在华德福幼儿园实习……我们的轨迹有所重叠而又往不同的方向去,我们的谈话内容,更是多了不少张力跟别处的风景!

    孩子为我带来的改变,除了自己儿时无法触及到的精彩的绘本、音乐、玩具之外,更深刻的冲击是来自于:我是否是一个好妈妈?想要成为一个好妈妈的我,希望孩子将来能够内心安定、自省自立的我,自己能不能做得到?在工作和家庭生活间隙中养育孩子,我曾经每一天都走得困难重重,心烦气躁。正如粲然所说的:

    “成为妈妈的我们,每个人都是背负着重重的知行障碍,一路跌跌撞撞地走来。孩子的到来固然唤起了我们内心从未有过的爱,但爱着孩子的每天 ,我们都必须和自己搏斗,一次次地抛下痼习、省察自己。”

    我们聊平日琐碎的家庭生活,聊与上一辈育儿生活的各种状况,也一起交换自己思寻而来的解决之道。我发了粲然《写给父母的信》给她看,而湄更是行动力满满,写了一系列的文章“关于隔代育儿想说的话”,非常的棒。

    所以,伙伴的力量,便是让你感到并不孤单;有一个志趣相投又心思相通的朋友,一起交流所学所思,一样为某个点子而兴奋雀跃,又碰撞人生路上的苦苦乐乐……能够拥有这样的伙伴,我感到无比地幸运。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像热恋中的爱人忍不住想要大声昭告天下“我们在一起呢!”的心情一样,我想要分享并扩大这一份幸运,联结更多的同好,关注华德福乃至对儿童教育、以及父母或教师自我成长之路。

    这里所记录的,会是个人化但不偏颇的学习手记,分享我们在儿童教育上的思考、发现和创想——汲取但不限于华德福;我们想要开放而有批评地去汲取其他的优秀理念,最终化为自己的实践与选择。我期待它是贴合日常生活的,不矫揉、接地气的,因为无论是孩子还是我们大人,成长都是离不开日常每一天的修行。亲爱的,你跟我们来吗?

    Final.jpg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与我的好朋友谈儿童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dmjt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