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关于间隔年的思考day1

关于间隔年的思考day1

作者: 美琳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20-01-08 23:56 被阅读0次

昨天在朋友圈看了一篇文章,三川让自己的女儿从北京名校休学一年。

那是一所三分之二的孩子当过小学班长的名校。

为什么要间隔年1年呢?

理由1成绩差

理由2作业多,每天作业至少到11点。

做这个选择很难:因为学校很好,环境,师资,校长,同学好。

孩子现在成就很低,但是很有希望提升起来。

归根到底我理解的是这位妈妈敢于这么为孩子做一个选择是因为:孩子过的不开心,她可以成绩好,但是她更多是一个学习的机器,为了一个结果。而不是享受到学习的过程。

这于当下很多父母的理念相反。

当下太多父母为了孩子有一个好的未来,挤破头要去好的学校,要找好的补习老师,成绩好是最关键的决定因素。因为只有成绩好,你才能进好的学校,有好的同学,有名校背景,就更容易有优质高薪的工作。而没有太多的关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需要和感受。因为没有精力和时间去考虑,太多的父母的思考模式是:你的需要没有社会的需要重要,你的感受只有在你功成名就才会被人去考虑,才会被当回事。

当下不仅是中国更是全球的教育焦虑,集体赶娃的大背景。感觉父母有太多的无奈和迫不得已。

当看到这对父母,我发现他们也是很多人企及不了的高度,母亲童书领域大V,父亲是记者,可以采访到很多名人的记者。可以说在北京有房有资源还有一定自由度的人,这本身就很多人具备不了。

那么和我们相差这么大的人,我们有什么可以学习借鉴的呢?

我看到了那一份无论是经济紧缩的妈妈还是经济富裕的妈妈,都有的那一份目标:让孩子过好这一生。

只是有人只在意一个结果,有人更关注过程。

有意思的是我看过很多育儿书,从犹太母亲沙拉《狠心爱》,3个儿子上了斯坦福的陈美龄,哈弗女孩刘亦菲的妈妈,我身边家境不是很好但是孩子一路保送的同事,以及蒙特梭利教育,孙瑞学的爱与自由理念等,发现这些养育出又聪明又幸福的孩子的妈妈都更在意过程,更关注孩子本身的需求和感受,给予引导,而不是规定明确的道路。她们相信孩子自己会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孩子比自己更聪明,而不是认为孩子不如自己,一旦自己没有很好的帮助孩子达成某个结果,孩子这一生就毁在自己手上。

所以很喜欢这个间隔年,很欣赏三川身为母亲愿意去做这个决定,决定后引导孩子自己给自己定目标,自己主动去达成。

育儿道路上,又有了新的感悟,感觉瞬间放下了很多具象化的焦虑。

育儿育己,一直在路上。

相关文章

  • 关于间隔年的思考day1

    昨天在朋友圈看了一篇文章,三川让自己的女儿从北京名校休学一年。 那是一所三分之二的孩子当过小学班长的名校。 为什么...

  • 关于间隔年

    最近休了一个不长不短的假期 最大的感受是明白了什么是间隔年的意义 从忙碌的工作和思绪中简单粗暴的按下了暂停键 走上...

  • 6.7思考158: 间隔年

    第一次听说间隔年这个词。度娘的答案是:间隔年(Gap Year)在发达国家非常流行,是西方国家的青年在升学或者毕业...

  • 我的清理间隔年 day1

    写完了辞职报告,以尊敬的领导为开端,此致敬礼为结束,电脑里的资料都已经整理完毕,好像有人会来检查一样 ,其实那尊...

  • 你有没有想过自己这一辈子究竟要干什么?

    向往着的人生“间隔年” 某天在得到专栏上看到了一篇关于“间隔年”的文章,深有感触。“间隔年”(Gap Year)是...

  • 没有准备的逃离固定的生活,一点儿都不酷!

    前段时间看到豆瓣上关于间隔年的一篇文章,心有所感。 “间隔年”在发达国家非常流行, “间隔年”,英文中叫 Gap ...

  • 关于间隔年的理性思考,我更愿称他做“间歇年”!

    今天已经是第三次为间隔年作计划和打算了。 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生命,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 端了10年的国企“铁饭碗”,该扔掉吗?丨职业规划

    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拆书帮(ID:chaishubang) 某天无意中看到一篇关于“间隔年”的文章,深有感触。“间隔年...

  • 间隔年

    第一次接触“间隔年”这个词,是在省图书馆,当时随手拿了一本书看的一篇文章----我的间隔年。说是一个女人在...

  • 间隔年

    大家知道什么叫间隔年吗?知道朋友可以忽略第二段直接从第三段品读,不了解的朋友仔细阅读全文。 间隔年:指的是已经有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间隔年的思考day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dpea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