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有快两个月没回家。中秋节放假前,阿姆来电说,弟仔,你中秋有放假回来下吧。她说,回家,杀只鸡给你吃。我说,好,但我要放假第一天(八月十三)才得回。
阿姆总以为我身子弱需要补。她说怀我的时候干农活,身子虚,生完我又被政府叫去结扎,没奶给我吃。所以我底子比别人差些。她一直认为亏欠了我。
读大学的时候,我在外省,每年寒暑假才回家。除了春节,几乎没什么节日在家里过。毕业那年夏天,我直接去了上班的城市,没有回家。过年回来的时候,阿姆跑到村头去等我,说要给我拿行李。其实我没什么行李。她就是想早点看到小儿子。
次年,我说要辞职回福建。她说好,显得颇为高兴,说之前找人算过的,我回闽南发展最好、最顺。我心里不怎么信这些。但并不像读中学时会说她迷信,强求她持无神论。
后来我一直在省内工作,得空便常回家,她每次都整很多东西,说给我吃。她最近去找亲戚介绍的民间的大夫看身子。我心底便琢磨着回家去瞧瞧。
到家后,她果然杀了只自己养的鸡。我跟她回娘家走亲戚。那晚吃饭,知道我现在不爱吃肉,她舀了许多汤给我。
第二天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她去地里摘菜。回来菜篮子里多了两个月饼。她说是邻居某婶给的。我说,我本来想着下午去县里买,这下好了,可以省了。她说不用,也没人吃。我说要有点仪式感,晚上过了十二点我们吃。她说,那好。因为中秋当天我有事要早点赶回上班的地方。
农历十四日早上我在家闲着。她去茶山做短工。下午,我们一起去隔壁县里办事情。
晚饭后,我跟她说明早八点就得出发。我想起最近是地瓜熟的时候,便说,阿姆,家里有地瓜吗?我明早想吃地瓜。她说,有啊,明天煮。
十五日早饭后,我便离开了家。到了上班的地方,我打电话给阿姆,她没接。便打给阿爸,阿爸说,你阿姆在睡觉,估计没听到。早上她起得早,五点就去地里挖地瓜了。我才知道,家里其实还没开始挖(收)地瓜。
十几岁的时候,我尤其渴望远方。高考报志愿去了北方,工作也首选大城市。因为自卑心理作祟。家乡在我心底似乎是丑陋的、见不得人的,没什么值得留恋的。
直到做了几年社会工作,见了点人情世事,方明白些人伦道理。家乡是生养我们的地方,何陋之有?农村不是地狱,坦然承认自己是农村人,也没有人会因此看不起你。遮遮掩掩的话,反倒很“孩子气”。农村又何尝没有孕育无穷希望和美好?地方没有好坏,关键在人。
有人说中国人安土重迁,其实是因为大家喜欢跟家人及亲戚朋友待在一起。不管我们走到哪里,那些深藏在家人心底的牵挂与爱,半分不会减少。所以选择回到家乡发展的人,或许不能简单用喜欢稳定来概括。
让不常回家的人,得空和家人聚一聚、吃吃饭、聊聊天,便是过节最大的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