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读陈忠实《生命因孤独而圆满》小记——苦难是最好的大学

我读陈忠实《生命因孤独而圆满》小记——苦难是最好的大学

作者: 短毛碎 | 来源:发表于2024-03-04 18:52 被阅读0次

才疏学浅的我,因为看了《白鹿原》,才知道作家陈忠实。

这部摄人心魄的著作草稿拟于1988年。他说,当那本大16K的硬皮本在他膝头展开,随着第一行拟稿写下,他的世界就只剩下一个白鹿原,那个古老的原又将具化为一个叫白嘉轩的男人。而他也把这本书视为自己的垫棺做枕之作。

我至今都没看过电视剧,从始至终都是被这部作品极具震撼的文字牢牢抓住的。想到陈忠实说,写田小娥被公公鹿三从身后一梭镖扎死时,她回过身来喊的那句“大,啊”,我的毛孔也跟着剧烈收缩一下。在后期的创作谈中,陈忠实说,写到那里时,他两眼发黑,继而泪流不止。我想,那一刻,陈忠实的灵魂是穿越到剧中的,而这样的感受也在每个用心品读这本书的读者身上。一个关键人物对作品的意义对于创作者来说是非常不易的,尤其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陈忠实用自己的笔鞭挞了集所有不幸于一身的,不堪痛苦的田小娥的死去,可想而知他的心痛程度。

都说,成功的作品一定需要创作者完全与主人公共情,甚至是化身其中,才能将故事、人物写活,并与读者共鸣。我似乎在自己的创作中也有过这样的感受和经历,想来,懵懵懂懂中,竟然走对了方向,深觉欣慰。

最近,想起之前买的一套书还基本没读,便又翻找出来。那是一套知名作家的散文套书,其中就有陈忠实的《生命因孤独而圆满》。基于期待能通过文字与已逝去的作者产生思想碰撞的火花,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它。已经看过第一辑中的几篇,这辑的内容汇编标题为“与孤独和解,回归单纯的生命”。

谈起生命,这是个很大的话题,甚至谈不好就会是个假大空的话题。因此,我非常想在这一辑中探到他能走向文学创作的渊源,到底是什么让这个经历过特殊时期,出身农村,家中靠种树卖柴,生活一贫如洗的青年找到了光,并一路坚持了下来?是什么让他在生命的本质上保持单纯?

因为看过的篇数不多,我只挑目前理解的部分说说看,如有不足,还请文友斧正。

第一,家族文化意识的传承。陈忠实的爷爷曾是私塾先生,由此可知,父亲一定要供孩子读书的意识是非常强,这也是陈忠实在对待自己的子孙教育问题上一直秉承的观念。

第二,坚强的意志力。经历了特殊时期,到陈忠实父辈时,他已经既没有爷爷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也没有对土地和牲畜的创造权。然而即使再苦再难,父亲也竭尽全力地活着,这不仅是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他所迸发的意志力,也深刻地影响着两个儿子一生。这点在《晶莹的泪珠》一文中有具体描述。在陈忠实上初中前,他和哥哥姑且能合盖一条破被,但当他要到五十里外的西安上学时,家里连像样的被褥都拿不出来,他只能背着一条旧被子去住校。宿舍里,只有他的床板上没有褥子,晚上睡觉时要把那条破被半盖半铺才行。因为家里粮食不够吃,每周陈忠实返校时没能力交面粉去灶上,只能背着杂面馍馍,然而,就是这样特殊且艰苦的生活条件,他也能用开水把馍馍泡出滋味来。但是,学校要求缴纳的一元班会费或是五毛集体采购工具的款项却成为大山,横亘在他的家庭和学校之间。无奈中,只得做出自己休学,先供哥哥上学的决定。我常常在想,在那样的岁月里,多少人在书本和现实中选择了后者,就像月亮与六便士,从各自的出发点和现实情况出发,都没错。但是,选择即是选择本身,开花结果都是它了。

第三,个人除了要有理想,还要有个好老师。对一个被边缘化的学生来说,那道光,一定是老师。关于这部分,我想简单提一下《第一次投稿》这篇文。陈忠实的学生时代过得糟心极了,尤其是初中,自卑被贫穷放大,他经常感到自己就像一只站在天鹅群中的丑小鸭般,抬不起头来。也是这个时候,文学的种子开始在他心中蓬勃生长起来。文中谈到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位老师对他的两篇作文的态度,我深受感动,分享一下。

刚毕业就任教的语文车老师破天荒地给大家留了一篇自命题作文,这对于渴望自由的陈忠实来说,是天大的惊喜。于是,他把之前写的两首诗再经修改,交了上去。等待是让人心焦的。这一次,欣喜且自信满满的陈忠实不但没有得到修改意见和分数,反而收到了老师写在作文本的一句话:“以后要自己独立写作”。也许我们现在看来,语文老师给他的评语其实是满满的赞赏,但陈忠实当时气坏了,可想而知,这是一种空穴来风的侮辱,这是老师眼中的“抄袭”行为。为此,他抱着本子冲到办公室叫嚣,差点酿成大错。备受打击的他选择负气和逃避,直到另一篇《桃园风波》的小说作为自选作文交上去,一切都变了。虽然老师在课上依然没有评讲他的作文,但发下来的作文本上除了分数5✚外(最高分是5分),老师的评语竟然写满了两张作文纸。这是个意外收获,也让陈忠实的内心死灰复燃。不日,老师微笑着把他领到教研室。在那里,他不但得到了对方要将这篇作文当成比赛篇目报送市里,还被征询是否同意将稿件投给《延河》杂志的意见。不仅如此,办公室的其他老师也对他这篇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印象深刻,这充分说明大家一致认同和肯定了他的作品。这是陈忠实人生中的第一次投稿,而车老师也成为他一生感激和挂念的人。由此,我不仅得到了关于好老师会给一个孩子带来希望的感受,也对那句“你若盛开,清风自来”深得其意。

快乐会缩短日子,苦难却会拉长岁月。纵观创造文学作品的作者们,貌似真的是因为那些难忘的苦难岁月,才给予了他们更加层次丰富的体悟和感受,由此诞生了那么多伟大的作品。

致敬苦难,致敬岁月,致敬文学和理想。

相关文章

  • 「每日一读」人世沧桑的宽厚仁义——读陈忠实新书《生命因孤独而圆满

    陈忠实先生是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白鹿原》在文学史上具有经典意义。他的散文也同样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文字朴实热情,情...

  • 生命之光

    万物因太阳而存活,生命因光而绽放。在最黑暗的时光遇见最亮的光,方是生命之最好的慰藉。 我曾骄傲自大,也孤独成瘾;我...

  • 读《我的苦难,我的大学》小记

    小时候就知道这本书,但是我总是觉得,人生已经这么苦了,我便不想再看一些苦难的经历,害怕徒增难受。 可是,现在,我却...

  • 生命因爱而圆满

    最近看了电影《霍乱时期的爱情》,感触良多,写一些感悟。 因为一次偶然的相遇,阿里萨遇见了富家千金费尔米纳,并对她一...

  • 苦难是最好的大学

    弃学近十年,又重新回到教室,参加成人高考的萍儿,对于“苦难是最好的大学”这句话有了更不一样的理解。对这句话最初的认...

  • 苦难是最好的大学

    成长,这个词的代价很大。 今晚老公出去吃饭回来和我说,促进一个人的快速成长是苦难!在经历了生离死别,经历了...

  • 生命因孤独而丰盛

    01 和自己独处的时光,你总能发现不一样的自己。尝试各种各样有趣的探索,发现生命的更多乐趣。 独处的时光,你可以写...

  • 极简人生建议

    享受孤独,而不是忍受孤独。 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没有与自己独处的经验,不会懂得和别人相处,明白了...

  • 月亮

    因圆满而残缺 因残缺而圆满

  • 生活的难题会逼人成长,汶川地震中失去双腿的廖智如今过的怎么样了

    文/清昔雪 生命中总会遇到一些波澜,有人因苦难而崛起,也有人因苦难而堕落。 面对人生中出现的种种意外,我们到底应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读陈忠实《生命因孤独而圆满》小记——苦难是最好的大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drr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