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作业是读陈子昂和张九龄的《感遇》诗。我选了两首相似的感遇。(参考文献:唐诗鉴赏词典。另有卓上中国文学简史内容,实为拼凑而成,不足一观。)
感遇,杨士弘注释道:感之于心,遇之于目,情发于中,而寄于言也。
陈子昂,最出名的诗是他的《登幽州台歌》。在不懂诗的年纪读了它,也觉要涕下。
高唱建安风骨的陈子昂,上承建安下启盛唐,主张直接继承汉魏风骨。诗歌上倡导革新理论,反对齐梁绮丽之风。他的诗风高昂清峻古朴苍劲,奠定了唐诗的壮阔景象,对张九龄李白杜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陈子昂文武双全,入仕后任右拾遗,有政治才干和抱负,且敢做敢为,一直诤谏,屡受排挤打压,最终被武三思指使他人所害。
他的感遇诗有三十八首,继承了阮籍《咏怀》的传统手法,托物咏怀,寓意深远。和那些吟风弄月的诗作相比,清新淡雅充实。
感遇三十八首 其二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嫋嫋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作者通篇咏诵兰若幽雅清秀,春夏时花红茎紫叶青,绚丽多姿,而秋天芳华摇落,寒光威逼,寓意凄婉。
兰若指香草,香兰和杜若。草本植物在春夏都是郁郁葱葱的,兰若之美,还在于花色秀丽,花枝掩映。何青青,作者赞叹花下的枝叶扶疏。
颔联指兰若独特之处:幽独空林色,它的幽雅清秀独一无二,让别的花都黯然失色。
颈联转折到了秋天,白日变短秋风乍起,鲜花开始凋零。
尾联感叹时光无情无奈。岁华和芳意双关语,借花草零落感叹自己的身世,叹自己年华流逝,理想却越行越远。
张九龄,是盛唐前期重要的诗人。他的五言古诗在唐诗中有很高的地位和影响,代表作有《感遇》十二首,《望月怀远》等。
张九龄曾官至丞相后触怒唐玄宗贬至荆州长史,相当于幕僚。张九龄有胆识和远见。尽忠职守敢于直谏,敢于同恶势力进行斗争对唐代的繁盛作出了巨大贡献。
他曾和陈子昂有过接触,继承了陈子昂诗歌革新的精神。他的诗雅正素淡,洗尽铅华。张九龄在当时所开展的文学活动对促进开元诗坛的繁荣起了积极作用。
张九龄的《感遇》十二首都是他被贬之后所作。陈子昂的感遇可能是他各个时期的作品。
选了他的感遇第一首。因为和陈子昂的那首有相似之处,咏诵了兰。
感遇十二首·其一
张九龄〔唐代〕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作者选了春兰和秋桂,也是寓意深刻,表明自己的心迹,愿孤芳自赏不求人知。
首联春兰叶茂盛而纷披,秋桂叶绿而花黄,对比下显得皎洁明净。对帐工整。
颔联兰和桂都欣欣向荣,但都在各自的季节里,并不媚俗改变。
颈联指林中美人因为闻香而爱慕兰桂。
尾联指草木的本心春兰葳蕤秋桂皎洁并非求美人欣赏。
作者表明自己的心意:君子像春兰秋桂一样尽自己的本分洁身自好修身修德,不是为了博取声誉和提拔。
两首感遇诗都是短小精悍,起承转合,言简意赅。托物言志,因际遇不同,所托之言略略有差。
比起张九龄,陈子昂的的际遇压抑难平。他的感遇诗多针对现实时事, 抨击当时武周时政腐败同情广大的劳动人民。读读他的别的感遇诗就明白: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还有影射武周朝残害至亲骨肉的:乐羊为魏将,食子殉军功。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
他的这首感遇感叹兰若艳压群芳别具风格也难敌秋风,自己虽有出众的才华,芳华逝去寒光威逼,自己壮志未酬。
有美人迟暮的凄凉之感。
张九龄的感遇诗,多为感怀自己身世际遇理想操守,相比之下,内容上不及陈的丰富。因为陈子昂后期曾在军中,虽郁郁不得志,丰富了他的作品内容,呈现了他复杂的思想。
张九龄,曾居高位,自然有不同的气象。他的诗虽托物言志,并无凄凉之感,面对强敌的排挤,孤单寂寞,依然有颗温柔敦厚的心。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