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借朋友12万借条1小时后变白纸”上了微博热搜,又一次为我们普及了消字笔的不法用途和防范措施。
关于消字笔的不法使用,已经屡见不鲜,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检索“消字笔”,就能发现几十起因使用“消字笔”而产生的纠纷。
我不禁产生这样一种设想:如果男子的老婆因为不知道这个“白纸”是借条,错把它使用或者丢弃了,事情会怎么发展呢?这完全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感觉消字笔是一种让他人误以为得到,但实际会失去的道具。人们要避免这种失去,就要事情谨慎小心,事后努力抗争。
那么,除了违法犯罪外,围绕消字笔这个道具又可以构建什么场景和故事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