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蓝的晴空,春光不眠不已,洋洋洒洒地落在我的身上,轻柔的风微微拂过我的鬓发还渗着泥土的芳香。顺着发丝瞧去,连尘粒也点缀上了金光,亮晶晶的在空中慢悠悠地飘着。暮春时节,天气渐渐回暖,远处飞来几只蝴蝶,我一边小跳步跟着它们,一边挥动衣袖哼着小曲假装自己也是一只蝴蝶。
一只蝴蝶飞着飞着突然落进了一处别院里,屋里的少年正在诵读文章。
我躲在墙后悄悄偷看,他形容俊朗,正如这明媚春光,他一袭青衣,又风雅至极。他的桌上整齐地陈列着书籍,有重新装订过的痕迹,我看他不禁看得入了迷。那只蝴蝶又落在了他的书上,他抬头用袖轻轻一挥,蝴蝶也随之飞出窗外。
他微微一笑,念道:"细云点绿兮 芳菲语,流霞粉金兮 无所拘。"
听着他吟诵的诗句,我止不住地心悸,不知他,何时才能发现我的心意。
正想着,一滴雨水落在了我的脸上,随即便淅淅沥沥下了起来,我赶紧离开寻找避雨的地方。
来到了一处凉亭,掸了掸身上的雨水。"细云点绿兮 芳菲语,流霞粉金兮无所拘。"我反复念了几遍,脑海里突然有了这么一句:"忽起银丝兮不觉惊,采花暂息兮共采荫。"我想到那一袭青衣,多想此刻他也能在此地与我一同避雨。我看了那所别院良久,思绪也随着雨滴淅淅沥沥。
我想,这种感觉该如何形容呢?
说不出来,只觉得两颊滚烫,如梦似幻。
这一别,已是五年。也许是出于内心的羞耻,我再也没有去找过他。他的相貌我也已经模糊不清了,只记得他穿着那身青衣裳格外好看。
我的家庭虽比不上一些大乡绅,但可以偶尔让我读得几本书,父亲也很欣赏读书人。又是一年春天我如今已是桃李年华,听说同乡有人游学归来,很想将我嫁给他。我忽然就想到那个青衣少年,我想着,会是他吗?若不是他我该怎么办呢,若是他我又该如何呢?
一个接一个的问题问得我自己不知所措。然而人们都说"父母之命,媒灼之言",我不得违背孝道,吐露真心。
这天,母亲拿出新做好的衣裳亲自帮我穿上,她一边往我的两颊和额头画上我说不出名状的胭脂,一边教导我这些东西的用法,她咧开的嘴角似是没有平复过,她说终于和那位公子搭上线了。我的视线却一直在梳妆台那把木梳上,眨了又眨,抬不起眼睛,把拧结的情绪咬在嘴里,咽了又咽,这种不明所以的感觉氤氲着我,也抽打着我。我不知道该不该告诉母亲,也不知道母亲有没有发觉,只觉得混乱无助。
母亲为我戴上面纱,又命人摆好屏风算是准备结束了,静待那人的到来。终于,他来了。
屏风后,我低着头,像是在逃避着什么,如今这个关头我祈祷不要是他。"小女子虞荇。"
那人顿了一下,开口道:"在下林子霜。"他仿佛知道我是谁似的,语气一下子轻松了许多,"或许,我曾见过姑娘。"这句话一个字一个字地捅进我的耳朵里,听得我头皮发麻。但,总有种陌生的感觉。
他对我很满意。我并没有选择的余地。于是婢女撤开屏风,我们见面了。不同以往的是他的身上多了几分傲气,我幻想过他穿着青色的衣裳来见我,可现在站在我眼前的人身着一袭黑袍,微微扬着下巴,眉宇间有着不一般的快意,倒是发髻不是很平整。原来,那时候,他已经见过我了吗?可我们间的差距早就该越来越大了吧。
没过多久,我们成婚了。爱慕他的人很多,但都是和当初的我一样窝在心里
然而,他的诗句,我对不上来,他的喜好,我捉摸不透。我本该接受这些落差的,但日复一日的生活让我备受煎熬。可是公婆又待我犹如己出,甚至胜过子霜,就好像欠了我什么似的
我终于有点适应了这样的日子。这天,子霜貌似终于看出了我的郁闷。他来到我的房间,支开了下人,关上房门。可他接下来说的话,让我久久也不能忘怀
"小荇,你还记得我说过我以前见过你吗?"不等我回答他又自顾自说道,"大概是有五六年了吧,我第一次见你是在一处凉亭,当时下着雨,我想给你送伞,却被我的胞弟子乌拦住了。他说你不小心迷路到了他读书的别院,这样冒然前去,定会让你难堪的。"提起子乌,他眉头皱了一下。我的心也颤了一下。
"子乌?弟弟?"一切都乱了。
"对...子乌,我其实,还有一个弟弟。对不起,我,我们,其实一直在瞒着你。旁人也都不知道这事,一年前开始,子乌就不停生病,上月初三那天,他没能撑住。父亲找人来算家运,没想到那泼皮赖子说我家内近日会有两人离奇死亡,唯有结亲冲晦方能破此劫难,且保我家运平安。"说道此处,他已两眼通红,我沉默听着。
"对不起,我明知道这样……我起初也很不满,可那天听到了你的声音和名字,知道是你后,我什么都抛到脑后了。自从那一次见过你,我想我肯定是爱上你了,我一直在想你,我也曾想过找你,但每每想起子乌的话总觉得太唐突了。但是我爱你小荇,真的,我只是太爱你了才会答应这么荒唐的事的……"一滴泪水滑过他的脸庞,他好像第一次在我面前这样。
我没有反驳什么,只是上前一步搂住他的腰,轻轻拍了拍他的背。
他走后,良久,我反复回味着那些话,生怕一不小心会错了意思。可事实正如我听到的那样,什么都不可挽回了。
抬头,看着窗外飞来的一只蝴蝶,我再也忍不住泪水了。
我说道:"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