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日,瑜伽馆一个小妹妹课后归家途中闲聊,她说:“姐姐,我觉得你很有气质诶,气场很强大,你上瑜伽课的感觉跟别人不一样,我上有的老师一堂课,一堂课下来,我什么也不知道,也不知道怎么去调整,但是上你的课,我知道怎么去调整,又知晓为何如此去调整,很喜欢这种感觉,我不喜欢别人给我限定一个死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我喜欢那种传递给我一个趋势或者思维,同时给予我思考揣摩的空间。”昨日,我的恩师佳鑫老师也聊起她和朋友之间的对话,她朋友说:“我觉得,你教的学生各有各有的特色诶,不像其它瑜伽馆一样生产的几乎千篇一律的,就好比公园里工人修剪枝叶一般,齐平齐平的,比如你培养的刘小白,我感觉她无论是上课还是生活里都很有自己的味道,那种自信光芒的绽放很美,我一定会坚持瑜伽的。”这前后两个有趣的、联系紧密的话题让我开始细思原因,为什么呢?想起从前。
想起从前,想起小时候。其实,小时候我是一个自信心不稳定的小朋友,原因可能是我母亲的教育方式,我的母亲是一个对他人要求比较多、比较严厉的人,在我的母亲眼里,我生的不美丽,体形一般、相貌一般、智商一般,她喜欢出类拔萃的孩子,我的骨子里一直有想努力成为出类拔萃孩子的劲儿,所以,我从来都是觉得努力是没有尽头的,在心底也很少骄傲,因为我知道在我母亲眼里我天生很一般。关于容貌,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我们班一个可以称之为最好看的男孩子(依据我彼时的审美)写情书给我,这能证明我应该还是有点美丽的,那时,我依然觉得班上比我漂亮的女孩子遍地都是;关于学习成绩,成绩一直属于较好成绩的层次,在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还有被评为学习标兵(第一名),但母亲从未肯定过我,学习还不错的时候,母亲说,你看你骄傲了,我哪里会骄傲呢?学习一般的时候,母亲说,你能不能有点追求?不要和差的相比,就是这样,让我养成了种压抑的习惯,我暂且称之为压抑,不敢开心,在低落的情绪里,我才是最有安全感的,目前为止,在我身上还有一点点这样的影子;关于身形,每逢和我母亲一起买衣服,我都是哭哭啼啼的,直到现在,这样的情况才越来越少,母亲“嫌弃”我的身形像爸爸,不若她高挑,穿着打扮方面,有太多的限制,而且还没有建立属于自己的风格,现在看来,很多方面都属于客观事实,但是对于自己,我们不应该是“嫌弃”、批评这样的自己,这是我,我们应该接纳不完美,不完美才是人,我们应该在认清自己的路上逐步敢于活出自己的不完美、自己美丽的一面,天地尚有阴阳,况于人乎!这便是从前的一部分,感谢我的母亲激发我的自省意识,让我慢慢地开始学会跟自己的内在沟通,没有矛盾怀疑挣扎的时候,哪里会知道清明是怎样的一种感觉!
与自己内在真正建立沟通通道大概是从初中喜欢写日记开始,开始把自己的很多困惑、怀疑、矛盾写进日记里,小小年纪,哪有那么多矛盾,可能来源于在自己的意识里,我很重要,我的亲朋好友在盯着我看,我的老师在看着我,我在看我自己,这么多的人在看着我,为什么每个人看我的眼神不一样呢?为什么每个人对我态度不一样呢?为什么他们对我的评价不一样呢?褒贬不一,我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我便开始通过写日记与自己沟通,那种感觉太棒了,但是与自己沟通的过程并不顺利,外在的那个自己见识实在是太狭窄了,很多时候,依然找不到答案,高中便开始喜欢上看书,喜欢那些跟别人不太一样的人,想去窥探一下别人的世界,他们也像我一样有这么多、一样的困惑吗?那个就开始喜欢上哲学,因为哲学总喜欢以“我是谁”,“为什么”等发问,这就是我内在的自己经常听到的话语啊!所以那个时候看林清玄、李开复、张德芬、韩寒、摩西奶奶、朱熹、哲学式发问语句等等,即便高中很紧张(偏军事化管理、勤学苦干学风),我在想,如果我无法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其它方面也必然是一团糟。高中是我觉醒意识又进一步增强的一年。
自大学开始,我终于撒开走上探索自我、寻找自我、做回自己之旅程,也开始不再是停留于思想变革,还是行动上的变革,我开始疯狂学习英语、安静写书法、“优雅”练习瑜伽、接触佛法等,学习英语使我疯狂了好一阵子,回想起来,这跟“蹦迪”的感觉差不多,在学习的那一阵子里,我能够止息我脑袋里纷飞的思绪,我好像很专注认真的样子,我喜欢自己认真的样子,可是我发现我并不是真正的开心,跟高三学习的状态很像,这种学习的驱动力好像是来源于我害怕自己停下来,停下来会使我平庸,我不要!可能也来源于,那位老师的学习驱动力跟我差不多,我对那种学习方式疲倦,这种不容许脑子停下来的状态,致使矛盾此起彼伏,纷争不断......关于书法,我还是喜欢,也喜欢那位老师,给你方向,也给你自由发挥空间,我喜欢这样的老师.....那时候跟着一个瑜伽老师学习,跟“蹦迪”的感觉很像,但是我心底有一种感觉,真正的瑜伽应该不是这个样子,接受这种内心的指引,我遇到了我现在的恩师,我从2016年九月份跟她学习至今,慢慢地开始读得懂、理解自己、理解他人,在和谐个人、他人、社会的路上徜徉着,就像我前几日说的,“这宁静深远的幸福便是与你们一起学习、生活,也便是从我喜欢平淡开始......”
我看见自己、也看见自己的路,当然也有忧愁烦闷的事儿,都是第一次做人,所谓“轻车熟路”,我第一次呢?那有那么好驾驭的?更何况这是天地自然运行之道,我如一蝼蚁,踏踏实实做好蝼蚁能够做的事儿就好了......
朋友,当你真正理解、和谐、爱上自己时,一定是从你不再害怕做自己的时候开始,你也一定会体会到那种宁静深远的幸福!当然,我希望你可以找到一件自己喜欢做的事儿,在这喜欢做的事儿里,尽情地驰骋,你也一定能和你内在的声音经常沟通,通过这件你喜欢做的事儿,在你与你真实的自己搭建一座非常稳固的桥,有事没事儿进去看看、进去坐坐,你学习生活的其它方方面面也一定会明朗起来!相信你自己,信自己!佛说:“诸法空相”,不必拘泥于某一形式,某个工具、渠道、方式,重要的是找到你所爱,借由你所爱,通向内在唤醒之旅,我可能是借助瑜伽,但是练习瑜伽那么多人,照样有混沌糊涂之人,重点在于你,你这个个体,因为个体差异性,找到你所爱,你所适,《吕氏春秋》中所言,“以物养性,非性养物。”
在和谐自己、他人、社会的路上没有终点,因为万事万物总是在动态变幻中,我们人何尝不是呢?生死不过一瞬,在这一瞬之间,玩乐、修行、与天地日月荣辱兴衰同在,还需要做什么呢?各就各位,各得其位,无为而无所不为......需要纯净的心儿、清澈的眼力劲儿......
修行一直在路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