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妈是个扶弟魔,刚嫁给爸爸的时候,就处处帮着舅舅。
2010年之后,村里兴建平顶房,爸爸也买了很多石头堆在院子里。那时候不知道爸爸弄那么多石头来干嘛,只知道那堆石头在院子里堆了很多年,招来了很多老鼠和蛇。
后来才知道那些大石头是用来下地基的,爸爸原本也是打算建房子。
后来据说是考虑到舅舅还没有结婚,所以把钱先给舅舅建了房子。而这也仅仅是我上了高中之后才知道的冰山一角。
今天爸爸送我回县城上班的路上,破天荒地跟我讲了很多他们之间的事。
其实那时候爸爸是不太情愿拿钱给舅舅建的房子的,因为自己的房子也是各处漏雨了。
但是妈妈哭着闹着要先给舅舅建,甚至把卡都拿给了舅舅,爸爸说那会儿应该是取了两万多。
舅舅刚刚去打工的时候,生活费各种费用也是爸爸妈妈出,甚至连舅舅跟女孩子出去玩,都是问爸爸要的钱。
“跟女孩子出去玩一百怎么够啊。”舅舅问爸爸要100,爸爸给了他200,爸爸说这件事的时候,还觉得很搞笑。
是啊,九十年代,他们都还是年轻气盛,意气风发的。
舅舅打工,都是跟着爸妈的,爸妈去福建,他也跟着去福建,爸妈去汕头,他也跟着去汕头。
甚至连结婚之后,仍然住在爸妈的隔壁。反正在我的印象里,他们一直在一起。
妈妈和舅舅尽管经常吵架,但是仍然经常一起吃饭。妈妈虽然总是说舅舅的不是,但总是帮着舅舅。
有时候爸爸看不下去了,跟妈妈说你会后悔的,这时候妈妈就会跟爸爸闹脾气。
只要舅舅有需要,爸爸妈妈总是先顾着舅舅。
我只知道我们其实跟舅舅一家挺和睦,妈妈偶尔会发发牢骚,这次他们吵架,我才知道其实积怨已久。
在我的印象里,舅舅总是很明事理,他总是用他小学数学考100分被老师摸头来激励我,一讲就是十几年。
他也会发脾气,但大多数时候都在讲他自以为是的道理,之所以用“自以为是”这个词,是因为随着我年龄的增长,他的那些曾经被窝我捧为真言的道理其实已经是他全部的知识。他好像永远停留在了他考数学考了100分被老师摸头。
而他讲出的大多数道理,其实他自己做不到。
但在我认清这个事实后,我仍然像待我父亲一样待尊敬他。
而这次吵架却颠覆了我对他的认知。
倒不是因为他跟我爸妈的恩怨,因为关于他们的事情,我不能只听爸妈的一面之词,我对他们的事情的了解,不过是凤毛麟角。
他们吵完架,舅舅就在家庭群里跟姨母算我们家跟他们家的账,有的事和没有的事全都说了。
舅舅说爸爸和妈妈夫妇联手起来打他,然而事实是其实他们根本就没有肢体冲突。
舅舅还扯到了我们姐弟三个在他们家长大,他对我们很好的事,我们姐弟三个确实是跟着外婆很多年,但爸妈都有寄钱回家,但我从来没有听外婆说过舅舅有寄钱回家。
舅舅说我们三个在他们家长大怎么算,我觉得挺好笑的,好像我们三个是他养大的。
我一直觉得舅舅对我来说是恩人,是跟爸爸一样的存在。后来想一想,他小时候确实是对我挺好的,但到底是好在哪里呢?他从来没有给我买过衣服,没有包过红包,甚至都没有给过一颗糖。但这些事情怎么能用这些事情说得清的呢?怎么能用这些物质的东西来算呢?
舅舅向来是个明理的人,如果能跟他好好说话,是不会起很大的冲突的。
但,如今在我眼里,舅舅也是个不知道感恩的人。
其实妈妈和舅舅都是那个年代的产物,好像姐姐生来就是来帮扶弟弟的。
姨母听完舅舅对妈妈的控诉,骂妈妈比舅舅骂得还难听。
我一直不喜欢姨母,她嫁得比较远,在外婆独自生活的那些年里,外婆用坐在火炉让念叨:她爹没了,她不会再想起我了,一年连个电话都没有,她怨我没有帮她带孩子。
是的,她嫁出去之后,一年几乎没有什么电话,尤其是外公去世之后,电话更少了,别说是回来过年了。
直到外婆去世,她才在坟前哭哭啼啼。而在外婆去世之后,她却每年回来过年。
我一直觉得外婆多想了,怎么会有女儿因为母亲没有帮自己带孩子而怨恨自己呢?
直到听到姨母骂我妈妈,说:“妈又不只是她妈,凭什么只帮她带孩子?要好好跟她算算,帮她带孩子一天多少钱,一年12个月,要按天按时算”。
我才知道姨母真的因为外婆没有帮她带孩子怨恨外婆。
而不管是这次吵架,还是之前外婆的养老问题,姨母都是最没有资格说话的人。因为她从嫁出去之后,就再没有过问过家里。外婆卧病在床的那些年,也没有来看过。
而这原本应该之前妈妈、舅舅和姨母之间的恩怨,爸爸却莫名被卷了进来,姐弟两个连着爸爸一起骂了。
爸爸说不知道为什么,每个被他帮过的人都会反过来咬他一口。他还给我说了几个例子。
虽然跟爸爸相处得不多,沟通得也不多,但是他的脾气秉性我也莫得了一些。
他很喜欢交朋友,到哪里都有老同(就是很好的朋友的一种),只能说他总是遇人不淑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