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春光明媚,绿意盎然。
绿在枝头。桃儿、杏儿、李儿的花谢了,留下了花心处绿绿的、圆圆的果实。树叶从枝条里钻出头来,伸个懒腰,舒展开去。一树的清新、鲜嫩。阳光是温暖的,也是温柔的,阳光轻轻地洒在嫩叶上,嫩叶像绿宝石一般发出悦目的光彩。一阵风吹来,掀起层层绿浪。树叶趁机撩起身子,露出可爱的小果子,告诉我们它在长大。我最喜欢看那绿色的果实,看着它们一天天长大,对小小的果实有种莫名的怜爱,莫名的欣喜在心中涌动。
嫩叶和果实在雨的滋润下,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活力,充满了美丽。阳光温馨而柔和,天空蔚蓝而纯净的时候,望着树下的一片绿荫, 尘世的喧嚣顷刻之间泻于指尖化为绕指柔。静谧、温柔,这是没有桃花的桃花源,留恋、不舍、向往。此时,我只想说:"让我来祝福你,你也祝福我吧。"
那些大的小的鸟儿,热闹了这个春天。它们有的拖着长长的尾巴,有的披着鲜艳的外衣,躲在绿荫里啁啁啾啾,快活极了。它们无缘由的从这课树上飞走,落到那棵树上,忙忙碌碌的。鸟儿我想问你:"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是在四处传播春天美的信息吗?你给春天凭添了一份生机,一道风景。"
![](https://img.haomeiwen.com/i11921346/8b62e892151e21b8.jpg)
公园里的竹子,抖落了一冬的霜雪,精神起来。绿的竿、绿的叶都鲜嫩了。散发出的清香,不知不觉沁入人的心脾。
还记得十几年前,一位退休的老教师自己建了一所院子,院子里种了一片竹子。竹林疏疏朗朗,竹枝杆挺拔,修长,亭亭玉立,袅娜多姿。竹子本身就是一首诗。北宋苏东坡《於潜僧绿筠轩》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又《墨君堂记》赞竹云:“风雪凌厉,以观其操;崖石荦确,以致其节。得志,遂茂而不骄;不得志,瘁瘦而不辱。群居不倚,独立不惧。”。王丹桂的《秦楼月咏竹》:“性贞洁,柔枝嫩叶堪图写。堪图写,四时常伴,草堂风月。孤高劲节天然别,虚心永永无凋谢。无凋谢,绿阴摇曳,瑞音清绝。”一直都很仰慕竹,,修竹在我心中象位隐者,虛怀若谷,朴实无华,四季长绿,清淡高雅。这些不正是教师精神的体现吗?
当时就有向这位老师讨要竹子的想法,只是羞于启齿。竹子一直萦绕在我心头。如今公园里有好几片竹林。幽幽清香,沁人心脾。每年或独自一人,或三五好友,或成群结队遨游在竹林里。或吟一首郑板桥的《竹》: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或一首《 墨竹图题诗》: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欢声笑语荡漾其间。
绿在田间。广阔无垠的麦田一望无际,田地平整,麦苗一片绿油油,丰收在望,一派田园风光,十分喜人。
现在正是麦苗拔节孕穗的关键时期。勤劳的人们忙碌不停,给麦子灌浆、浇水。那粗壮、墨绿的麦苗诉说着人们的勤劳、自己的幸福。不负韶华不负卿,麦苗在努力生长,微风拂过,麦苗摇曳着枝叶,涌起层层绿浪向我们滚滚而来,似乎在愉悦地告诉人们:"我们正奔着收获而来了。"
胖嘟嘟的豌豆苗顶着一头白的或紫的花朵明明媚媚、妖娆多姿。是人们太盼望丰收了?还是豌豆那绿的茎、叶、丝甘愿做绿叶?把自己隐藏得很好。总之,人们在地头只议论花开得多还是少。
地头,细草如茵,生机勃勃。各种野草给大地铺上了绿色的地毯。没用的杂草被人们除去,一场春雨过后,又是一地绿色。今年除尽,明年还来,周而复始。灰灰菜、蒲公英、扫帚苗等野菜,任人们采收,它们乐此不疲地生长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生生不息。
山川、河流、原野,石缝中,房顶瓦楞间,甚至水泥路面的缝隙里也有绿色不屈的身姿。在这汪洋的绿色世界里,我感受着生命的勃发与力量!
唐孟浩然《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正是小草的真实写照哦。
喜欢在明媚灿烂的阳光下,徜徉在绿色的世界里。阳光透过树叶间隙洒在地上,斑斑驳驳,就会生出"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的感觉。周围显得格外宁静美丽,人也变得异常的优雅,从容。"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春天就是这样的美好。
我深刻地理解了绿色生活的含义。绿色代表自然、生态、环保等,绿色象征着青春,也象征繁荣。性格色彩中绿色代表和平、友善、善于倾听、不希望发生冲突的性格。
春天是充满生机的季节,带给人们新的希望!
我留不住季节的春,就把我的心留在春天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