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育儿这条路上,我常常充满挫败感。今天,又想抽自己一巴掌,真的,特么弱爆了的感觉 。
缘起是这样的:
昨天下班约了一朋友,我们一起在城里吃吃喝喝一圈之后,她说:
“这里新开了一家画店,里面有各种画纸画笔之类的,咱们去逛一逛吧。”
她家大儿子在学水彩画,需要很多画纸、颜料和笔。我就跟着也顺带买了几样。这是一家荷兰的平价超市,各种纸和笔的价格都超级便宜,可以随便给孩子霍霍。
想着是这样的,做出来的却是另一样。
当我今天给他们摆好颜料,铺好画纸,本来是应该走开的,可我却选则坐了下来;坐下安静的自己画画也好啊,我却在旁边对着娃们各种指点江山:
“妹妹你颜色弄太多了,这是水彩,要兑水才好看”;
“哥哥,你看你这半面纸都是一个黑色,说好了要好好画的啊!”
“你们记得画出图案啊,咱们的主题是母亲节,不要满面纸上乱涂。”
俩孩子很安静,哥哥也不再兴奋了,他随便在纸上又加了一些蓝色,就走开了。妹妹又坚持画了几分钟,也没兴趣了,去玩其它东西了。
我看着两张水彩纸,它们似乎也在悲伤地望着我。
此刻,我突然意识到,我这喋喋不休的半刻钟,一手破坏了孩子们画画的气氛,阻断了他们的创造力。不是说好了这些纸张和颜料是随便让他们去天马行空、无忧无虑、自由玩耍的嘛?我懊恼地把这些东西又一一收起来。
曾经发生过一次类似的经历:有一天心血来潮,打算让哥哥画水墨,我在地上给他摊开一张大幅的宣纸,给了他毛笔和墨水,说:“开始吧,想画什么都可以。”
可是,没等他挥出几笔,我就开始在旁边指点了,
“墨水不要太多,都滴在纸上了;”
“画一棵树吧,再画一个房子。”
小男孩把笔给我:“妈妈,你画吧!” 他就跑开了。
记忆里的这一幕还有着温热,今天又发生了这一幕。
我充满了愧疚感和挫败感。
未来的社会,真希望做父母需要持证上岗,只有优秀的人才可以毕业做父母。像我这种说教,真是祸害了这美好的上午。上次貌似也反思了很久的,却又再次发生了。
都说做父母要跟着心走,可是,如果这颗心有时候就那么不靠谱,该如何呢?对别人,对别人家的孩子,我都有足够的耐心,而且能做到不点评、不说教、只包容。在自己孩子这里,常常就忘了,那些自己喜欢的、期待的育儿环境。
写下来可以让自己多痛苦一会儿,也会记得久远一点。
放下执念,此地立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