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立秋: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立秋: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作者: 木子_8bfe | 来源:发表于2018-06-12 09:51 被阅读0次

    “秋前秋后一场雨”。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立秋之后,天气渐渐凉下来,或许是昨夜的一场暴雨的原因,沉闷的空气变得清新很多,清风徐来,令人心旷神怡。

      俗话说:“立了秋,便把扇子丢”这不正说明了天气逐渐变得凉爽吗?凉风已至,白露已生,寒蝉在鸣,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立秋: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深秋的的午后,天空蔚蓝清澈如洗,太阳懒懒的镶嵌于碧空,不出一点儿力,看似阳光灿烂却没有了热度。坐于阳台的躺椅上沐浴着阳光,微风越过窗棂送进一缕寒意,似有淡淡的冬的味道。不觉凉意之彻骨透心、、、随手关好窗户。目及小区路边的倒柳,柳叶在竭力抗拒着即将和树枝分离的命运,蜡黄着脸,一副病态,还强笑着留下最后一抹妩媚。树枝温柔的轻轻摆动着,似喃喃私语尽享这最后的缠绵、、

   

立秋: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四季的轮回,重复着岁月的沧桑。各个季节里演绎不同的风情,我们畅游其中,体味着四季轮回的春花秋月和烟雨红尘。自然界四季轮回的自然规律就似人生的季节变化,谁都不可抗拒。然而,自然界的四季还可以再轮回中重现,人生每一天,每一刻,每一季都是独一无二的,过了就不再回还。所有的欢笑、泪水、沉醉、失落、悲哀、惆怅都会随风远逝,成为回忆,变成过往。浅看淡忘那些过往的风烟流年,静心安度现在,沉静守望岁月,浅笑安然尘世。清浅流年里的聚散离合。

        立秋三候,一候凉风至,二侯白露降,三候寒蝉鸣

        西方凄冷之风曰凉风,温变而凉气始肃也,刮风时人们会感到凉爽。此时,行走在道路两旁,秋风吹过,只听两旁树叶沙沙作响,时而飘落树叶,简直美的无可言说。

立秋: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二侯,白露降。大雨之后,清凉风来,而天气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露,故曰,白霜降。

立秋: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三候,寒蝉鸣。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知了,知了”的叫个不停。有诗《立秋》曰:一叶梧桐一报秋,稻花田里话丰收。虽非盛夏还伏虎,更有寒蝉唱不休。

立秋: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在立秋这一天,除了吃茄子之外,还有很多别的习俗,最为人所知的便有以上两种。

        一为“贴秋膘”,由于夏天天热难免会影响人的食欲,所以会瘦下来,瘦了当然要补了,人们会选在立秋这一天吃美味佳肴,大家一般都会选择吃肉(炖的、烤的、煮的、卤的等各种做法的肉)意在象征着“以肉补膘”,这就是所谓的“贴秋膘

立秋: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二为“咬秋”。有些地方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者香瓜,一家人坐在一起啃西瓜,大家认为这样既可以预防秋痱子又可以避免冬天和来年春天的腹泻,这就是咬秋

立秋: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宋代诗人陈与义著有一诗“立秋后三日行,舟之前后,如朝霞相映,望之不断也”。一叶落知天下秋,一壶酒情谊依旧,立秋又至,祝福相守。

相关文章

  • 立秋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 2019-08-08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 2020-08-12 云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 又遇立秋时

    云天收夏色, 木叶动秋声。 这个是杜甫《立秋》诗中名句。今天,正是立秋。身处河西走廊,虽然...

  • 宁静今拍

    云天收夏色, 木叶动秋声…… 摄影:宁静致远

  • 立秋:守一不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今日立秋。 立秋是第十三个节气。春天过去了,夏...

  • 立秋: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秋前秋后一场雨”。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立秋之后,天...

  • 立秋|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今日立秋2018.08.07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三伏带一秋,还有...

  • 立秋——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地点:临安浙西天池 天气:晴 22℃~33℃ “槿花无色,桐叶有声。”立秋,杭州亦是如此。紫薇、木槿、凌...

  • 立秋: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清晨被风吹醒了,起身关窗,又急忙拽了毯子盖上。小宝不在家的日子,夜里总会醒来,想着昨晚满天的云,看不到月亮的踪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立秋: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ehl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