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四阶段

读书四阶段

作者: 璞缘_649e | 来源:发表于2020-10-30 15:03 被阅读0次

    目录

    一,框架阅读(了解哪些概念撑起了这个框架)

    二,重点概念的深化理解(往概念的骨架上填肉)

    三,概念实践(把概念照入到现实生活)

    四,为我所用(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

    最后在学习《史记》《道德经》,这两个离我们90后很遥远的学问,在这个过程中,不小心着了迷,结合这两年的学习理财的经验,发现了学习的四个阶段,特别适合于学习一个新领域的知识。

    接下里结合我这两年的真实学习经历,跟大家聊聊我的理解。

    第一个阶段:打地基阶段,也叫框架阅读。

    啥叫框架阅读?就是先找到所学领域的扛把子级别的概念,比如说,《穷爸爸富爸爸》一书中,贯穿全文的,说穷爸爸和富爸爸之间为什么一个能赚到钱,一个不能,关键就是三个概念,“资产”“负债”“现金流”。

    整本书都在围绕这三个词,举各种各样的事例,去诠释和定义这三个概念。为什么穷爸爸一直存不下来钱,就是因为把负债当成资产买下来了。长期与富爸爸学习如何成为有钱人的作者,罗伯特还因为“房子究竟是资产还是负债”与自己的“穷爸爸”激烈地“探讨”了一番。

    在“穷爸爸富爸爸”的理财体系中,“资产”“负债”“现金流”就是所有知识点的地基,所有的理论都是在这三点的基础上去延伸和展开的。如何这三个概念看不懂,基本很难Get到这本书的重点。

    那怎么更好地找到一个领域的或者一本书的框架呢?

    框架概念有几个显著的特点:

    1,出现频率高

    比如说,大家所熟知的孔子的论语,关键概念“仁”字,就不断地出现(据说在论语里,“仁”字一共出现了109次之多)。还出现了各路弟子,每个人都跑过来问孔子,何为“仁”?其实,就是在提醒大家,这个是重点,画起来,考试要考的。

    a、樊迟

    (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b、子贡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另有两次,间接提及。)

    c、子张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d、仲弓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2)。”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3)斯语矣。”

    ,2,高度概括书里的内容

    这个相对好理解,《论语》里的所有人与事的解读,大概都可以概括为对“仁”的理解,要么说,怎么为人处事才叫“仁”,要么说,怎么为人处事叫“不仁”?

    3,会有各种事例解释它

    比如,《道德经》里有一段广为人知的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后面的章节基本就是用各种例子在解释什么是“道”?

    比如,很经典的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些都是属于书里框架概念的特点。一般一个领域的框架概念,都不会太多,就是能够一句话说明自己的学问的。老子说,我学的是“道”,孔子说,我学的是“仁”,罗伯特说,我学的是“资产,负债,现金流”。

    第二个阶段是,地基上的承重墙,框架概念的深化理解。

    了解了领域里的框架概念以后,就从“泛读”变成了“精读”,需要来回地读重点的篇章和段落,去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框架概念。

    比如,很多人都知道巴菲特关于投资的一句话“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惧”,我以前,也不太理解这句话。直到我读了巴菲特的生平和《致股东的信》,从他的很多与股东说的话里,多角度地剖析了这句话。

    这句话里,可以分成好几个关键词,

    1,“别人恐惧,”别人是谁?因为什么事而恐惧?因为恐惧,做了什么事?

    读了巴菲特后,我知道了,这里的别人,是在股市上炒短线,急于谋取短期利益的机构组织和散户。他们都会因为市场的短暂寒冬,而形成恐慌情绪,然后低价抛售自己手中的股票。从而,让自己损失惨重。

    我贪婪”,为什么我要贪婪;贪婪前,我在做什么;贪婪后,我做了什么事?

    我就是以巴菲特为主的价值投资者们,因为市场的恐慌情绪,很多人非理智地低价抛售自己的股票。价值一块钱的股票,卖到5毛钱。这个时候,入场买进这些被低估的股票,以等待未来价值回归,大赚一笔。就是我“贪婪”的解释

    “别人贪婪,我恐惧”

    这个就是上面两段话的反面例子了。市场过度乐观,别人就开始追涨,把价格拼命往上抬,价值一块钱的股票,股价涨到2块钱。这时候,我就恐惧了。36计,走为上策。

    为什么同样学巴菲特投资,有些人亏得倾家荡产,有些人赚得盆满钵满。关键还在于,对框架概念的理解程度。

    这个阶段,其实就是要逐字逐句地去解读,框架概念。去读很多作者没有说出来的话和说这段话的背景。以求更深入地理解框架概念。有些时候,还得看别人怎么理解这个概念,做对比,更好地去深化这个知识点。比如,同样是投资,巴菲特是这样理解的,如果是李嘉诚,会怎么理解投资?马云呢?马化腾呢?

    第三个阶段,概念实践

    这个阶段,真枪实弹上战场,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阶段了。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了知识,然后把它在实际生活中,拿来实践,练习,难道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

    到了这个阶段,就开始用自己所学的概念,去解释自己的生活了。

    我称之为,思维内化。(就像戴上一副眼镜,万物在你眼里皆可转化成别的样子)

    比如说,《穷爸爸富爸爸》里的框架概念“资产”的定义,持续往你口袋里装钱的东西就叫“资产”。在书里,收租的房子,持续赚钱的基金,不断收钱的公司等都叫资产。

    那在现实中呢?对于健康而言,什么算是资产?(持续让你越来越健康的,可以算健康的资产)

    早起早睡的习惯可以让你的身体越来越健康,可以算是健康的资产。

    每周都健身,会让你身体越来越健康,健身算健康的资产,

    少吃多餐等等让你持续变得越健康的,也算健康的资产。

    到这一步的时候,会发现,生活的一切皆可“资产”或者“负债”化

    举个更直接的例子,就是,学了巴菲特的理论,在股市里实践。

    先考虑,现在市场是恐慌还是贪婪,然后,我应该恐慌还是贪婪?

    在实践中,不断地印证自己的所学,然后形成自己的经验判断和专属理论。其实就像医生一样,不断经历实际的临床案例,然后积累实战经验,过程中不断思考总结,就可以到达下一步。

    第四,为我所用

    经过前三步,特别是第三阶段的不断累积实际案例,慢慢就会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和体系。因为每个人的实际生活都不一样。

    就像巴菲特,他是在美国,然后又是成名于60年代,现在已经是一位91岁的老人

    我们在中国,生于90年代,在深圳发展,学的是马克思主义,整个时代背景都不一样。所以,在实践过程中,会有很多不一样的经历。这些独特经历,就是把知识内化后,为我所用的部分。

    絮絮叨叨地说了这么长一段学习心得,其实也是在总结自己的经历。之前学习毫无章法,看书也是毫无逻辑,学到哪算哪。

    所以,效率比较低。

    今年的疫情原因,导致我多了很多时间静下来去学习和思考,然后就有了这一些总结。不敢说是对的,但是我自己亲身的经历和正在实践的,与诸君共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四阶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ejdv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