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感觉。可是对孩子来说,他们往往不懂得什么叫做害怕。
孩子似乎总是充满自信,他们活泼、果敢,仿佛能战胜一切困难。事实上,如果他们在床边头朝下狠狠地摔过一次,下次面临同样的情况时,他可能会犹豫不决,来回小心探索,而不是向之前那样毅然向前冲。
一般来说,恐惧感的产生,是因为某件事曾经对孩子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有的孩子不敢过马路,有的孩子恐惧于自己的床下空间,还有的孩子甚至害怕小鸡。
有些成年人常常利用这一点,在一些情况下刻意营造具有恐惧感的气氛,比如使用夸张的语气,凝重的表情,甚至一些令成年人都会吓一跳的行为。
成年人一旦尝到基于恐吓管教带来的甜头,可能会把这种方式渗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比如,比如“你再这样不听话,我就让警察来抓你”,再比如,“我会把你关到小黑屋里去”,或者,“猫来了,老猫要吃小孩!”
不得不说,恐吓孩子会给他们造成更大的心理阴影。
如果我们想让孩子拥有健康的心理,那么我们就要让孩子在生活中真正了解这个社会,我们要帮助孩子摆脱种种害怕的情绪。
在一所儿童之家里,有一个来自西班牙的女孩,她有三个姐姐。
奇怪的是,尽管女孩的年纪是最小的,可是她却不害怕巨大的雷声。每当打雷时,她就成为三个姐姐的保护者,她所做的其实只是去找自己的父母。渐渐地,小女孩就成了三个姐姐克服内心恐惧的良药,只要有打雷的声音,她们就会下意识地去找自己的妹妹。
这种心理被我们称为“惧怕心理”。是一种明知道没有危险,可是依然害怕的心理。
有句话说,“无知者无畏”,让孩子感到恐惧的事情,比起成年人来说,是比较少的。一方面,孩子没有经历过很多事情,可是,另一方面,孩子可以以一颗平常心看待那些恐惧,这点成年人却无法做到。
孩子做事往往不思考后果,也会时常让自己处于危险之中。比如会带着兴奋、好奇的心情做小偷,会攀到高高的地方(或许举着伞)往下跳,甚至在自己不会游泳的情况下进入水中。
不仅仅是对自己的事情,在危险降临的时候,孩子们也会不顾自己的安危去救自己的朋友。
有个新闻中,医院里起了一场大火,大火发生的地点正好在那些有视力障碍的孩子身边,附近视力正常的孩子就展示出了非凡的勇气,他们跑过去营救那些看不见光明的孩子。
每天,我们在看新闻的时候,总会发现一些类似的暖心事情。
因此成年人喜欢提醒自己:“要保持一颗赤子之心”。
但是我们都曾经疑惑过,这样的事情其实不应该宣扬,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需要懂得一些安全常识,需要清楚自己的能力范围,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应该立刻找成年人提供帮助。
孩子不应该在危险中表现勇敢,而需要了解什么是危险,以及如何同危险共存。
任何时候,生存教育都是不可缺少的。
孩子生而为孩子,父母却非生而为父母。关注“职场爸妈育儿手册”微 信公号,获取更多育儿知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