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长平大决》这段历史,我不敢轻言孰对孰错,更难以轻易评判谁的战术高明,谁错评误判。掩卷深思:一切都是天意,也许都是历史的必然。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熟读兵书,是名副其实的将二代,贵为公子,又与赵孝成王是发小,深得赵王信赖。这是好事,但这正是因为赵括的激昂慷慨的表现及与赵王的关系,加之赵王换掉老将军廉颇,任命赵括为上将军率领长平大决,反到进一步加速了赵国走向灭亡,古人所云的福祸相依不无道理。
难道赵括没有一点儿才能吗?非也!赵括率领三十余万大军被困四十六天,可谓是弹尽粮绝,但内部却没发生任何叛乱,这组足见他的统帅才能非同一般。可惜的是他的对手是劲敌白起,白起,何许人也?秦国的战神,人屠!白起的军事统领才能在战国时期真可谓是赫赫有名,战国七雄中的其它诸侯国听说秦国白起领战,谁敢增派援军?各诸侯国都会打打自己国家的小算盘,没有永久的同盟,只有利益相争,对他们没有利益的事,谁也不会雪中送炭!这四十六天,对于赵军简直是煎熬,他们犹如被困的野兽,没有出路,没走援军,更没有军粮。一个个士兵骨瘦如柴,脸色呈菜青色,他们挖野菜,打野物,但无奈赵军是三十余万人哪!怎经得起饥饿的折磨呢?发展到最后,有的把伤兵杀了放在头盔上烧烤着吃!被赵括发现了,泪流满面,仰天长叹,最后一搏时,赵括下令杀掉战马,犒劳将士们以做最后一战。全体将士们都跪下痛哭,军旅士兵战马,他们一起生活出征,不是万不得已,怎会有杀食战马的做法?白起说了一句:“赵括不死,必将升为将星,那时将是秦国的克星也!”赵括的失败,历史定位为纸上谈兵,骄傲轻敌。的确,打仗决定不能只靠熟读兵书,更要研究国与国、军与军,将与将之间的孰优孰劣,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读历史故事,我们发现古人的血性方刚与英勇忠烈。今天的我们,科技、文明都在飞速发展,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今天普通的我们于国于家,热情、激情似乎都不大,很多人好像都生活在手机里,自我中。历史,关我何事?国与国之间发生的没有硝烟的战争,那又与我何干?当然,这也许只是很多普通人因为生活在和平时代,没有经历过战争,不知道战争的残酷。而我们的边防军、解放军战士依然是铁血铮铮,他们无论是身在高原,还是立足远洋,他们仍然心怀祖国,不顾危险,克服一切困难为祖国人民戌守边疆!
读历史,看现在。秦赵白骨今犹在,不见当年秦赵人。历史虽然已经成为过去,但先人们的男儿当自强的精神依然值得传承。今天的我们感悟到生活在和平年代是多么幸运,但我们依然不要忘记历史,更不能遗忘曾经的血雨腥风。铭记历史,感恩先烈,发奋图强,把握现在,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是我们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中华儿女,即使生活在和平年代,也应该血气方刚起来,外国列强尽管紧盯着我们,但又能奈我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