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过一种深思熟虑的生活,并且能从生活经验中汲取一切有益的教训,我们就必须勤于反省,经常回顾做过的事情和曾经有过的感觉和体验。
此外,还要把我们以前对事情的判断和现在的看法, 以前订下的计划及追求和最终得到的结果及满足互相比较。这是为获得人生经验所做的单独的反复温习。
一个人的生活经历可被视为一本书的正文,而对生活经历的咀嚼和认识则是对正文做出的解释。
如果一个人有太多的反省和认识, 但生活经历却又很少,那就好比只有两行正文,但注解却有四十行之多。
如果一个人阅历很广,但却对此甚少反省, 获得的认识又不多, 这样, 就好比某种里面没有注解的丛书,正文的许多意思都不甚了了。

毕达哥拉斯总结出来的规律与我在这里向诸位提出的建议不谋而合: 一个人在晚上睡觉前,应该详细地逐一检查自己在白天的所作所为。
如果一个人耽于世俗事务或者纵情于感官享受,对过去了的事情不加回想,而只是随波逐流地生活,那么,他对生活就欠缺清晰、周密的思考,情感就会杂乱无章,思想也夹杂着某种程度的混乱不清。
这些可以从这个人说出的短小、破碎、突兀的词句看得出来。外在的骚动越厉害,外在给予的印象越多,人的精神内在活动越小, 那出现的这种情形就尤其明显。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经过较长的一段时间,或者当事过境迁以后,虽然这些事、境当时影响过我们,但我们再也无法唤起和重温当时被这些事、境所激发的情绪和感觉; 但却可以回想起当时由这些事、境所引发的意见和看法。后者是当时的事、境的结果和表述,是测量那些事、境的尺度。
因此,对那些值得回味时刻的记忆和记录,应该小心保存下来。在这一方面我们的日记会很有帮助。
(非常感同身受。比如有一些往事,具体的细节早已模糊不清,甚至发生了什么事情都难以描述了,但是当时给我留下的感觉、过后对那些事情的回顾和评论,甚至在跟别人描述时用过的措辞以及谈论到此事时心中的触动,今天却依然清晰明了。
所以,我每天都是写日记的,伴随着我所读的书籍,把杂记随笔写在书籍的空白处。这个习惯已经坚持了很多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