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如果等我再过三十年去读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我会是流着泪看完的。因为我提前看到了杨绛先生在最文末说的:“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我一个人。
我很难于想象一位已到迟暮之年的人在回忆她一家三口之前走过的点点滴滴时是怎样的心情,快乐的?忧伤的?甜蜜的?苦涩的?然而,等我真正读完这本书时,我看到的更多的杨绛先生的平静,在平静中却又时而快乐时而忧伤。语言普通得如她一家三口都是普通的人过着普通的生活,唯一不同的是在这再普通不过的语言中流露出的情绪,千变万化,跌宕起伏。
书不厚读起来也简单易懂。前后就三个部分:一 、我们俩老了; 二、 我们仨失散了;三、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书的第一部分非常的简短,只有一页多一点的文字,讲的是杨绛先生做的一个梦,最后梦醒被钱钟书一句安慰话结束了。他说:“那是老人的梦,我也常做”。
第二部分是杨绛老先生用“万里长梦”的方式来说当时钱钟书先生生病和女儿阿媛最早的忙碌到最后也病重的故事。梦里,杨绛先生住在客栈,她不停地往返于三个点:钱钟书先生住的小船,女儿阿媛的家和自己住的客栈。故事里有相聚的短暂快乐但更多的是离情的忧伤:阿媛走了,钟书走了,我们仨失散了。
第三部分是真正开始讲他们一家三口的平凡故事了。文章语言也比前两部分来的明亮的多,再搭配上他们的老照片更多地是让我感受到他们一家三口的其乐融融。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媛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的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相遇。”
这段话是书里的一段文字,我很喜欢这段文字。我想这是他们一家三口最完美的生活了。三口之家,很普通也很朴素;三人都各自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儿,平常互不打扰却又紧紧相守在一起;碰到困难,夫妻一起共同承担面对;孩子也乖巧懂事常相伴相守在父母身边;一家三口只要稍微有点小快乐,那这快乐就会被放大好几倍变成一家三口的美好生活。 或许他们的物质生活不是太富裕,但从书里我能看到得到他们在精神食粮上的满仓丰收。
图 /月亮六便士802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