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传统的意识里,修房子、造坟茔都是要看风水的。风水代表自然界的力量,是宇宙的大磁场能量。看风水,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但多少带有听天由命的味道。我不太相信人命天定,但我信奉风水是一种能量场,这种能量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人定。书房应该算得上是一个能量场,建好了书房,就是为自己的家庭营造了一处好风水。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东坡先生写于《三槐堂铭》中的这句话,数百年来一直是中国传统家庭文化中崇尚的经典。随着社会的变迁,有很多的家庭已经丢失、背离了“诗书”传承的价值取向。纵使不完全丢下“诗书”,但“诗书”的功能已经被窄化成了助力升学,获取功名。因为书只与考试关联着,所以教科书就成了家庭里书的唯一品种,读书也只成了上学孩子的事。
朱永新先生曾把教科书比作“母乳”,并总结出孩子可以分为四种:一种既不爱读教科书,又不爱读课外书,必然愚昧无知;一种既爱读教科书,又爱读课外书,必然发展潜力巨大;一种只读教科书,不读课外书,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暴露自身缺陷和漏洞;一种不爱读教科书,只爱读课外书,虽然成绩不理想,但是在升学、就业受阻后,完全可能凭浓厚自觉兴趣,另谋出路。
网络上有个数据很令人吃惊:中国大陆有自己独立书房的家庭占比不足1%。有的家庭尽管装修了书房,但是由于没有阅读的习惯,书房沦落成了杂物间。还有的家庭,有书房但没有书,为了附庸风雅,买些书的模型放置其中,摆出一副有书的架势来。
也许有人认为,在网络时代,阅读已经无需在书房里完成,捧上手机、平板就可以随时随地刷书。以我的眼光来看,手机上的阅读,固然也是读,但这样的阅读如同吃饭时选择吃快餐、吃泡面一样,不如端坐在餐厅里餐桌前,碗是碗、碟是碟地痛痛快快吃一场那样爽。再说,网络阅读有碎片化倾向,也许能果腹,但不一定能滋养。
从家庭投资的角度看,向着“诗书”的投资,虽然见效不快,属于长线型投资,但它所获得的收益是任何一种理财产品都无法比拟的。邱华国先生曾经提醒我们算一笔帐:花一万块钱买一平方的房子和花一万块钱投资到书房里去,看看哪种投入获得回报大。为什么有的家庭买房子多花上几万、几十万毫不心疼,而建设一个书房却那样的吝啬?
有一些家庭里,看不到书房,倒是专设了牌房,隔三差五邀一拨友打发冗余的时光。见过太多的家庭,为祈求平安,特别舍得在烧香敬佛上耗费财力和精力,满以为那样就能求得菩萨保佑。我倒是以为,与其向神龛叩首,不如向经典膜拜。其实,最灵验的佛就住在自己的心中,阅读可以借力他人的智慧保佑自己。大量阅读,扩张精神视野,改善理解力,会使自己不至于那么蠢,那么傻,那么无知,那么是非颠倒,那么黑白混淆。
书房到底能带来什么?它不能给你带来暂时的财富,但一定可以带来智慧;它不能给你带来漂亮的长相,但一定可以带来不俗的风度和气质;它不能给你带来生命的长度,但一定可以带来生命的宽度和高度;它不一定能成就你的梦想,但一定会让你离梦想更靠近。《国际成人阅读能力调查报告》中有这样一段话:“学历高低固然会影响就业机会,但学历相当时,阅读能力强的人担任高技能白领工作的几率明显高得多。而且,阅读能力比学历高低更能准确预测一个人在职业生涯中的发展。”
有人说,书房是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内心风景的物质化呈现。把什么样的书收藏在自己的书房,这一定与主人的喜好有极大的关系。如果有机会走进一个人的书房,差不多就能洞见主人的世界观。由此,可以做这样一个推论,看一个家庭的品质,量一个人的气度,先从他们家的书房开始。
大师先贤们对于书房都十分在乎,他们无论贫穷还是富有,都尽力给自己一个舒服的居所,书房就是大师心中的天堂。季羡林先生说:“我确实有个书斋,我十分喜爱我的书斋,这个书斋是相当大的,大小房间,加上过厅、厨房,还有封了顶的阳台,大大小小,共有八个单元。册数从来没有统计过,总有几万册吧。”林语堂说:“我要一间自己的书房,可以安心工作。并不要怎样清洁齐整,应有几分凌乱,七分庄严中带三分随便,住起来才舒服。天花板下,最好挂一盏佛庙的长明灯,入其室,稍有油烟气味。此外又有烟味、书味,及各种不甚了了的房味。”
建设好家庭书房,于自己来说,是获得了心灵自由的国度。在这片空间里,你可以远离喧嚣,休养生息,体验我思故我在的轻松与惬意。于后代来说,是提供了被阅读造就的能量场。在这个场域里,每一本装帧精美的书,每一个映入眼帘的阅读画面,都可能带着看不见的能量,吸引着后代靠近智慧,追慕书香。没有人不想自己的孩子喜欢上读书。如果自己就从来不读书,也不给孩子一个可以读书的地方,孩子对书的情感何以联结起来?
请记住,你的书房,便是你家最好的风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