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背叛我的习惯,尝试一个有开头、中间和‘大结局’的故事。”——克拉丽丝·李斯佩克朵
克拉丽丝·克拉丽丝·李斯佩克朵没有比探寻自我和哲学式存在更孤独的事情,而克拉丽丝以写作对抗孤独,又从不可逾越的孤独中汲取生活的力量。她与孤独进行殊死的鏖战,文字是唯一的武器,故事是唯一的途径。这种姿态像极了《星辰时刻》里的玛卡贝娅,她真实存在,却仿若生活于虚空,又孤独又无力。
《星辰时刻》主人公玛卡贝娅是一个贫穷艰苦的瘦弱女孩,她偶然地带着缺陷出生,父母早逝后她跟着刻薄的姨母生活,原生家庭的不幸涂抹了她生命灰暗的底色。
从未有人告诉她她是谁、她是如何的一种存在,她就那样飘零地活着,与世界格格不入。
哪怕姨母去世,自己独立工作,与喜欢的男孩子恋爱,也没能走出自身的贫乏和惶惑。她习惯被嫌弃,甚至只是作为存在而存在,为了活着而活着,她接受生命中的一切,把悲伤视作未遂的快乐。
她是被摧毁的天真和纯粹,让人心疼、心紧、心碎。
男友移情别恋,当占卜师预言她将有美好的未来,她却讽刺地迎来一生中唯一璀璨的星辰时刻——死亡。
作者克拉丽丝·李斯佩克朵是被称为“20世纪被隐藏的天才之一”的拉美作家。对自我的探寻、自我意识的建立、对存在与真实的思考是她笔下永恒的主题,而《星辰时刻》是一反之前偏意识流的创作习惯而作的中篇小说,它更加孤独,篇幅短小却足以震撼人的整个心灵。
克拉丽丝《星辰时刻》故事仍与传统意义上的小说创作截然不同,故事没有明确的开头,结束又在恍惚的希望中戛然而止。像俄罗斯套娃层层包裹,又如同圆环周而复始,故事在漩涡式结构中展开,让人晕眩、沉迷、战栗。
命若悬丝、无足轻重的瘦弱贫瘠的东北姑娘玛卡贝娅,从她走近文中讲述故事的男作家罗德里格开始,当他不得不写下她的一切,玛卡贝娅就穿过罗德里格走向故事真正的创作者克拉丽丝,又通过克拉丽丝的用词造句走进读者的生命,黏附其上,无可摆脱,如同孤独之于克拉丽丝,如同惶惑与抽离之于玛卡贝娅。
非常规的写作方式,当头一棒的深刻又如同诗一般的句子,像扯毛线头一样扯出一个孤立无援的女孩的全部挣扎,她是世界和自身的局外人。孤独至极,她无能为力。
克拉丽丝试图以最平直的词句、抛却技巧讲述玛卡贝娅的一生,在创作中又不可避免地遭遇作家在文字上的困境,一方面保持着极高的警惕,一方面又流畅地在故事中游走,于是整个写作变成富有逃逸感的时远时近。时而是玛卡贝娅的生活,她的呼吸、身体、情绪与意识,时而又跳转到作者对于写作、真实、虚空的思索。
作品整体布局如同绳诗,既是诗的优美,又是绳诗的断续串联。因而译者闵雪飞有言,克拉丽丝的作品难以归纳到任何一个流派,她是巴西文学史上最著名的“游牧之人”,是拉美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独树一帜的存在。
阅读体验不是酣畅地阅读一个故事,不是快意地经过某个人的一生,而是和克拉丽丝一起经历一场创作的冒险,和玛卡贝娅共进退,因而产生巨大的共鸣。
克拉丽丝玛卡贝娅穷得只吃得起热狗,患上严重的营养不良,瘦弱到气若游丝;玛卡贝娅患上早期肺结核,每个清晨捂着枕头抵御剜心的咳嗽;男友奥林匹克对她进行言语攻击,她为自己的“无知”和无趣而抱歉;格洛丽娅和自己的男友相好,出于愧疚地补偿玛卡贝娅喝下午茶,玛卡贝娅感激对方已经给了自己太多。
她得到的太少,反认为别人已经给了自己太多。她对他人和这个世界别无所求,而她的存在却被定义为反胃、卑微、低贱,尽管这一切都不是她自己造成。
无人对这个偶然的生命施以援手,人人皆可对她施加恶意,如克拉丽丝所言——“生命是在肚子上打了一拳”,那种痛感鲜活热烈。
爱她,痛心于她全部的遭遇,又在她的惶惑不安里产生漩涡般的共鸣,痛苦不幸,悲伤无力。玛卡贝娅的生命和她的一切,是洪水裹挟的无力感,恢宏让人窒息。
事实就是那样。就任何既定的事实而言没有幸与不幸,它只是不带情感地发生。从来没有答案,如此而已。她被定义为卑微如泥,以无意识的方式存在,以顺从的姿态抗争,直到最后的星辰时刻——她死了,她因之而生,摆脱被定义,发现“生”之本身。
而故事的叙述者,假想的写这个故事的男作家罗德里格也就随之死亡,玛卡贝娅成就了小说故事的内核,罗德里格成就了写作思索的“元”质。故事的真正作者克拉丽丝在泪雨滂沱里如约完成了一个有开头、中间和结局的故事,故事结束于“是的”,开始于“是的”。
一切开始于此,一切终结于此。可是一切终究不曾有开始。一切。不曾。
而孤独永存。
克拉丽丝对自我的探问永远没有答案,只是当一个人是黑暗本身,她就不再惧怕黑暗;有多孤独,也就有多习惯孤独,没有答案也不存在拯救,或许存在本就是一场虚无。
我们终将爱上一个女人和她的孤独,最终失去她,她是玛卡贝娅,是克拉丽丝,是每一个孤独行走于大世间的自我。一切终归于无,如同寂静的雨。
*作者简介:空中行云,一个集爱与孤独于一身的女子,在梦与现实之间自说自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