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拳 中华武术象形拳术之一——螳螂拳的形成与发展,是先辈拳师反复经过了细致观察、认真模仿、严格操作和实战应用等多方实践,并经历了由表及里、由粗到精、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的象形格物的认识过程,发展至今传承百余年。
螳螂象形的特点决定了螳螂拳勾、擞、采、挂、刁进、刁打、黏、粘、贴、靠等主要手法。使螳螂拳的手法表现不仅双臂伶俐、攻守有度、长短兼施、敏捷有力,上下交替、内外相接,刚而不僵、柔而不软、擒纵得法、连招带打,进而式式相连、一招三变,并从实战应用中总结出“七长八短”“八打八不打”、“八刚十二柔”这一坚毅勇敢的技术风格。
有人将螳螂拳的手法比喻为软柄重锤,发似炮之出膛,准似鸡之啄米,轻似蜻蜓点水,巧如蝴蝶穿花,快若流星落地。也有人将其称为拳中之奇击怪手,或武林中克敌制胜的妙拳之一。
“两臂曲伸展斧刀,闪展腾挪身跃高,
捕蝉悟出虚实法,斗蛇独赖长短招;
采、抖、顺、送神自如;
提、拿、封、闭志不摇;
黏、粘、帮、贴气力勇;
勾、采、劈、挂法精妙。”
根据学习者的身形结合拳法特点定制不同训练功法,因材施教做到一式深入,通及其它定式多变,身轻自如,重精,重神,重灵。
很多学习螳螂拳的朋友,一开始就很注重架子多低,多高,多漂亮,多标准,最后练出来的架子动作确实很到位,很漂亮。教练教出来什么样自己就学成什么样了,完全没有自己的动作特点!没有学到根本核心的训练功法和精髓。人的高矮胖瘦不一样,学出来的动作神态怎么可能一样呢!我们不能一概而论,拳法很简单,几个特定手法步法掌握后,加强练习足够的量化它,然后就是灵活的变化有想法有意识的变。
1、我们初步练习螳螂拳的刁手动作是,采用单手刁抓纸巾,纸巾飘落瞬间触手及抓
2、随着训练的跟进身体动作的灵活和对拳法的掌握,我们随之增加训练难度,配合闪展腾挪单双手刁抓飞纸巾2—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