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会儿,姚珍从床上下来,只见她身着旗装,发插碧绿珠簪,面若洁美白荷,手若兰花,远远望去,婉若荷叶上的一朵婷婷白荷,清香纯洁。
“小姐,老爷和夫人回来了。”灵欢在门外喊道。
“老爷?夫人?”姚珍的脑海闪过一串连的资料,“想必是长叙叔叔和夫人阿姨回来了,呸,应该是阿妈和额娘,看来得慢慢适应才行。”
姚珍走到大厅外,偷偷的注视着里面,只见一位身穿清朝官服的中年人坐在正堂上,在他身边则是一位端庄贤惠的妇女,姚珍正在观察时,身后传来瑾儿的声音。
“妹妹,怎么不进去?”
姚珍回过头,见是瑾儿,说道:“没事,姐姐,我们进去吧。”
她俩走进大厅,瑾儿立刻上前行礼,“阿玛、额娘。”
姚珍压制着不自在的心情也勉强行了礼,“阿……玛、额娘。”
长叙把她们叫到身边,微笑道:“这次北上京城挺想念你们的,回来看到你们真好。”
姚珍听了暗暗皱着眉头,这个时代没电脑、没电视、没电话、更没信号,我怎么和我的亲生爸妈联系,还有我亲爱的吴泉。姚珍只好微微一笑,“女儿也挺想念阿玛,阿玛一路舟车劳顿,辛苦了。”
夫人随即吩咐下去,“来人,让厨房准备好菜。”
中午,丫环们端着饭菜纷纷摆上桌,满桌的菜样齐全,十分丰富,丫环们上好菜都恭敬的退到一旁。
“吃饭吧。”长叙示意道。
大家都吃的津津有味,姚珍毕竟和这个家才刚刚建立关系,吃饭有些不适应,一紧张,手中的筷子没拿稳,掉在了地上,本能的喊了一声,“服务员,再拿双筷子。”
大家停下筷子朝姚珍莫名的看着,姚珍尴尬一笑,“我想换双筷子。”
长叙微微一笑,递过筷子,“好了,一起吃饭吧。”
姚珍刚动筷,又停下来,对长叙说道:“能不能让丫环们退下呀,我不习惯。”姚珍虽然经常去饭店吃饭,但大多是在包间里吃,不太习惯吃饭的时候身边有很多人看着自己吃。
大家都奇怪的看着她,长叙疑惑道:“我们吃饭的时候当然要有丫环们侍候,你怎么突然觉得不适应?”
瑾儿说道:“我今天就发觉妹妹像是变了一个人。”
“我哪有变呀,我是故意逗你们的。”
长叙微微点头,就依了姚珍,吩咐左右丫环道:“你们都下去吧。”
“是。”丫环们恭敬的退下了。
这下姚珍才松了口气,安心的吃起来。
吃过午饭后,姚珍回到闺房,一会儿写字,一会儿绘画,一会儿在梳妆台照镜子,折腾了半天实在找不到好玩的,她从床底下取出背包找到相机,“拍照玩吧。”
灵欢从外面进来,看到她手上拿着一个奇怪的东西,问道:“这是什么呢?”
“这是相机。”
“相机?可是洋人的相机不是特别大还有架子的那种吗?”灵欢虽然是下人,但对相机还是知道一点。
姚珍明白她指的是十九世纪的相机,微笑道:“我的相机不是洋相机,国产的,全世界就这一台。”
“看起来好特别。”
姚珍朝窗外看了看,对灵欢道:“你带我在府上逛逛,我对这里不熟悉。”
灵欢脑中又是一团雾水,提示道:“小姐,这是你的家。”
“噢~我是跟你开玩笑的,我只是想有人陪我。”姚珍尴尬一笑。
“那走吧,小姐。”
姚珍松了口气,拿着相机出了闺房。
沿着走廊而去,门楼、正厅和左右侧室以及深巷、后院、天井等等,处处都显示着主人在当时的社会地位,穿过走廊,尽是修砌的内院墙,房间、楼栏、门窗简洁且典雅大方,内外院建筑有门房,有门楼,为第一进院落;第二进为正房和厅堂,有八仙桌,碗橱和石滚等;其余的第三进还有客房,厨房,偏房,厢房和仓房。整个院落建筑紧密相依,高低错落,大有朴实,典雅和大气之独特风格。
姚珍每到一个地方都要拍下这些建筑,感叹道:“他他拉长叙果然在广州一带有身份地位。”
“小姐,你怎么直呼老爷名字?”
“你听错了吧,噢,我是说,我们他他拉氏家族真有身份地位。”然后揉揉双腿,“走也走累了,我们回去吧。”
灵欢看着她离开的背影,挠挠自己的耳朵,“难道我又听错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