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周老师在给晨龙先生《故乡印记》写的序言中说:无论我们身在何处,都不能忘了故乡,因为那里有我们的根。这话不假,而晨龙先生出版的《故乡印记》正是对它最好的诠释。
晨龙先生原名李金米,1964年生人,是洛宁县东宋宅延村人,也是有着30多年创作经历的资深文学爱好者。作为洛书文化的故里,家乡有一大批喜欢文学的写作者,而晨龙先生则是其中最为纯粹的写作者之一。为了生活,人到中年方从家乡走出移居南方某市,他对故乡的一草一木,村里的人事变迁,印象深刻,历久弥新。他的写作不为名不为利,完全是为了抒发内心深处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情,而这也正是晨龙先生作品的魅力所在。
拿到晨龙先生的《故乡印记》有一段时间了,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一直没有认真的去读,直到最近我才静下心来拿起一直摆放在案头的这本书仔细地读了起来。想不到这一读竟然入了迷,我连续用了几个早上一口气把它读完了。在阅读过程中我多次喉头哽紧、眼睛湿润,读完之后掩卷深思,不禁深深的被晨龙先生的才情和乡情所打动了。
晨龙先生在《故乡印记》中主要写了故乡的地,故乡的人,故乡的事,以及自己和家人的一些往事经历。在书的开头作者用农村建筑师的视角和笔触详细描写了家乡的地理地貌以及历史地标性建筑:天堂寺、泰山庙坡、石佛岭和古戏楼等。这些建筑都具有典型的家乡印记,其实在我老家老人们的口中也有类似的古寺庙和戏楼,虽然现在它们都早已不复存在,但却实实在在见证了家乡的历史和繁衍过程。我也曾有计划写一写它们,却因为不熟悉、印象不深而一直未曾下笔,当看到晨龙龙先生的作品便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更有家乡的味道。
书中对宅延这个村子过去的历史变迁,以及为了整个村子的发展而呕心沥血的几代村干部集体和从村中走出去晚年又回来为家乡做贡献的能人、好人做了浓墨重彩的描绘。他们费尽心思为村里人修路、引水,为家乡的发展尽心尽力,这种排除万难、吃苦耐劳的红旗渠精神其实也是那个时代其他村子所共有的精神面貌,他们是村子历史上永远的丰碑,也是今天乡村振兴建设中村子引领者的鲜活榜样。而《钻塔林立的岁月》、《红薯时代》、《工匠生涯》等文所描绘的场景,既是村子所经历的时代印记,同时也是作者自己人生成长的过程和经历。
而书中给我印象最深刻、最感兴趣的还是讲述作者母亲那些传奇故事的内容。想不到作者竟有这样显赫传奇的家世:母亲出生在山西,在那特殊的年代阴差阳错流落至河南洛宁,青年时期考入师范,毕业后却在陕西临潼医院工作,最后又从城市下放到农村。自幼与至亲离散,晚年又幸与家人团聚,这种经经历真的可谓是悲欢离合,跌宕起伏,简直就是一部历史大剧。而作为西北军十三团团长的外祖父为抗日牺牲的壮举和警卫员二娃一家忠肝义胆的行为,都让人敬佩不已。
书中还写了一部分村中的趣闻轶事,以及家乡的习俗观念等,甚至无情的剖析了家乡的一些劣根性,但都无不充满了作者对故乡的挚爱之情。作者在书的开篇之作《热爱故乡》中说道:“我常常为故乡的缺点发愁,也为故乡的良俗高兴,常常为它的劣根性愤怒,也为它的贫穷纠结、困惑,希望故乡富强繁荣,渴望故乡早日改变落后面貌,因为我是热爱故乡的。”看到这段话,怎能不被作者的故乡赤子之情所感动呢!
我和晨龙先生其实并不熟悉,也从未谋过面,只是在讨书的过程中有过简短的交流。但读完《故乡印记》,我仿佛真正认识了晨龙先生,甚至和他成为了好朋友。他曾对我说出书并不是最难的,难的是在当今物欲横流、快餐文化盛行的时代,人们对作者呕心沥血写出来的东西,以及对文学、文化的这种认可和尊重,我深以为然。
愿世人少一些名利的追逐,多一些文化的思考,这也是我的心里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