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次学了朝向自杀或死亡的创伤反应发展模型ABCD,今天EFG阶段。
E阶段 人格违常的反应与刺激,个体长时间处于D阶段(就是偏差行为阶段),会逐渐内化为人格特质,进入E阶段。D阶段人知道自己行为是对是错,就算巧言辩解也自知是非。但E阶段的人就算违法犯纪,也不自认他是错的。它只有需要,而没有是非对错。他会理直气壮地告诉你,他没错,错在别人,错在环境,错在法律,错在这个世界。
人格违常种类:
1.类分类型人格违常-孤僻的人,活在自我世界里。
2.反社会型人格违常-叛逆的人,无法承担各种社会角色和行为责任,不因为自己是谁而作该做的事,也不因为自己是别人的谁而作该为对方做的事。从小在学校里出现说谎、偷东西、戏弄别人、打人、伤害别人、逃学、逃课、逃家等行为。类分烈型人格违常的人再加各种违法乱纪伤人等,不负任何常规火道德或法律责任,且有攻击性行为的人,就是反社会型人格违常。
3.边缘型人格违常-幼稚的人,没有自信,没有安全感,情绪不稳定。总觉得孤单、寂寞,被冷落,被抛弃。有高度自我觉察能力,会去做许多事或放弃许多事,来避免或对抗或消除那种自己不能接受的自我状态。
4.做作型人格违常-夸大的人,喜欢夸大、吹嘘、炫耀、喜欢引起别人的注意。
5.依赖型人格违常-没主见的人。没有自信、避免做决定,完完全全的被动性格。极其在乎每一个人的看法,非常容易焦虑不安、胡思乱想,而让自己手足无措、张口结舌 。于是凡事顺从,处处依赖.。没主见的人,然后被当成怯弱的不成熟的个体,不是把他当炮灰就是鸡肋。
介入技术
1.温情 : 亲情、友情、人情、爱情,可以融化偏差行为者的心。可是对人格违常者而言,最害怕的是需求不能满足,所以需要温情者。边缘型、做作型、依赖型,只怕温情不足,不怕过多。而类分裂型和反社会型,根本不需要温情。2.心理治疗:各种人格违常的人,几乎都是有明确的动机需求、情绪状态、偏差行为与禁忌。
F阶段 精神官能症的反应与刺激
精神官能症种类:
忧郁症 躁郁症 焦虑症
儿童精神疾病特色
介入模式 教师或亲友无效:激发病识感加心理或药物治疗。FH循环介入先自杀危机处遇程序,后药物心理治疗。
G阶段:精神分裂症的反应与刺激
当个体失去知觉与表出能力,动机与情绪的关联呈现分裂状态,出现妄想、幻觉、僵直或怪异动作、混乱或平淡情绪、错乱或荒诞语言等,称为精神分裂症。
心理治疗无用。
机构化照护最安全。GH循环药物和医院照顾为主要模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