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机器崛起:中国高管眼中的人工智能

机器崛起:中国高管眼中的人工智能

作者: 韩马小执 | 来源:发表于2017-12-11 10:31 被阅读0次

    这是一本书,里面大部分讲的都是趋势与现状,相对于这两年来讲,可能是一本历史书了,因为最近这几年Ai有了质的飞跃。

    自20世纪50年代“有思想的机器”诞生以来,到现在人工智能有60年的历史了,我想,大家也都会有印象。高中时候的我,是一个无知的人,那时候也听说过人工智能,现在再看来,人工智能距离我们平常人越来越近了。

    我先科普一下吧,什么是人工智能那?有一个说法就是,当你和机器交谈时,你感觉和你交谈的不是机器的时候,就是人工智能,这是最初对人工智能的理解。也许有更多的表达,比如,以我们自身为标准,机器可以像人一样,这是仿生学的角度,也是以我们自身来衡量的。这是我们习惯的思考方式。

    我举个例子吧,阿里小蜜可以和我们聊天,但是我们和容易就会感觉到我们是和机器在交流。是它太笨啦。

    在人工智能提出的60年里,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受到制约的。我们以语言的识别为例。

    古中国和古埃及以及玛雅文化的相信文字,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可能是语言的两大体系了。一个是象形,一个是拼音。当然中文也可以说是拼音文字(笔画),只不过是二维的。古埃及象形文字被古罗马覆灭,现在体系的拼音文字,变相的继承与古巴比伦文字,玛雅文化的文字太过复杂难懂,以至于他们自己都忘记了。只有中文延续至今。这些都是演化了几千年的自然语言。

    机器要识别自然语言,怎么才能做到哪?

    我们以英文为例,英文经过演化,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语法体系。机器要识别语句就要掌握语法,进而识别。简单的句子还好,太复杂的句子就会有很复杂的计算,因为这里有一种东西叫做上下文,语法加上下文计算量难度这里就不说了,我们只要知道这种是不可行的就行。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语义,中文就是一门语义很重要的语言,要理解语义也要牵扯到上下文,而且不好理解,对于机器来说,太复杂了。

    发现没有?上面说到了,我们对于人工智能的角度是从仿生学,是以我们人类自己的角度来思考的,我们人类是以学习语法,和理解语义使用自然语言的,那么我们也让机器这么去做。我们说过,这样证明实际上是不可行的。我想现在有很多没有接触过人工智能的人,也是理解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吧,其实不是这样的。

    这一理论一度成为当时人工智能研究的方向,但是有瓶颈是越不过去的,那就是以语法和语义识别自然语言的复杂度太大了,这里面还有俚语,多重语义,更大大增加了机器对自然语言的理解难度。仿佛机器在说,我没有你们人类那么高级啊。于是,资金和人力减少,人工智能陷入困境。

    后来,有的学者们便寻求另外的路径,好吧,把自然语言处理成数学语言,用统计的方式去解决。

    于是这两派进行了长时间的拉锯战,谁也没有说服谁。胜利者把失败者给消耗死了。。。因为坚持前者理论的人越来越少。。。

    于是,旧的,以语法和语义为基础识别自然语言的方略被搁浅了。

    随着不断的对数学统计理论的完善,事实证明,这个方案是有效的。于是就有了现在理论的人工智能。机器说:“我是通过数学模型,进行大量统计计算来做事情的啊”。当然,实际上的技术要更多。

    人工智能的基石已经确定了,人工智能要大展身手了。

    我们不讲技术和理论,只是说一下事情。因为我也在学习,不敢说我说的就是对的。

    AI和互联玩?

    看几个条目:

    1. 领先的半导体厂商及CPU和GPU企业均将人工智能视作核心目标,斥巨资投入大

    量 处 理 技 术 ,为 人 工 智 能 及 机 器 学 习 打 下 基 础 。

    2. 开源人工智能平台的数量及规模持续激增,开发人员可以自由利用编程界面,使

    用各类工具、算法以及训练数据,建立人工智能功能。

    3. 数据资源的规模及种类也大幅增加,意味着可以对机器进行训练,从而使其做出

    更快更好地决策。

    4. 高科技巨头以及风投机构对致力于“人工智能跨行业创新应用”的初创公司趋之

    若 鹜 。从 2 0 1 0 年 到 2 0 1 4 年 ,人 工 智 能 初 创 公 司 的 风 险 投 资 额 增 加 了 2 0 倍 以 上。

    现在是2017年了,很多人说互联网的时代已经结束,下面是AI的时代。国内各种大公司纷纷进入AI领域。我们现在已经可以语音和人脸识别了。这只是弱人工智能,接下来哪?

    《机器崛起:中国高管眼中的人工智能》这是一本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机器崛起:中国高管眼中的人工智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flm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