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日9点到衡阳。疲惫,享受家里的大,和干净。 有家的好,在苏州独居的时候每每都是自己必须做饭和收拾, 不然就得挨饿和承受脏,自己不习惯在外吃饭更不习惯外卖。而现在在家,壶老师总是把地板弄得发亮,给人的感觉很棒。他把好久没住过的家整理得和从前一样舒服,大,之外,还有家里的家具好看又质量好。回家之后就可以舒服地放松休息,不用想其他。
这些年都是一家人,家=我们两人,在一起,但都是在工作作息约束下。这次是第一次一人完全自由情况下的独居一个月。 我觉得好, 因为自由,所以一刻不停地读书和写日记。 这一个月之后回衡阳之后我发现我依然还是会主动照顾他,在安排餐食和作息上都会考虑他,也感受到家庭中给人的舒适感和温暖感。得出的结论就是,多数人选择有家庭生活是符合人的生活。但我还更深地体察到我自己言行的底层逻辑的不同,因而也会跳出从前的旧习,调整自己。更明白家庭生活的好, 同时有个更独立的自我。
我退休后在苏州的三个月,反过来让我们看到衡阳的好, 所以两人决定衡阳这房子还是要在五年后,才考虑出售。
两人打扫卫生间,和清理厨房。这个过程中也体会到老公这一个月独居的日子也无趣,冰箱里他买了一些东西,却没有吃,我清理掉一些坏了的菜。
除了清理房间,就一起看书和外出。3号去江东散步。
我路上的疲劳显示出来,一直拖延着直到下午四点多才去江东。三个地点,欧阳凝祉故宅,退省庵 湘南学联旧址。也刻意去寻找了杨家花园,才知道杨家花园仅仅是个地名了, 早在1949年就已经被毁了。不过周边互成犄角的两条路, 一条叫杨运路,一条叫杨园路。内心惋惜,也觉得释然。看了这么多的历史书籍,去过这么多的地方, 就对人对事抱着一种接受和释然的态度。
比如说我们也曾经去过昆山想看看徐乾学的传是楼,事实上其实也是没有这个楼了, 仅仅是在原址上建了昆山十中的图书馆, 不过我们也看到路名是叫“传是路”。你要说衡阳的经济不够好, 官员没有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那昆山条件算好的, 还不是一样这样?好多事,好多人,就像历史中的越南一样,不是不希望控制和收复,时间是最好的说明书,后世的人,要了解,也要接受事实。
去的晚了一些,都是关门的状态。但在外围转转和看了说明也挺好。另外看了湘江。清冽的江水里有人在游泳,对岸歌舞声平。 两岸的堤坝很高。 也有不少钓鱼的人。岸边树木葱葱。回来的路上去红湘路吃了碗面。路上还是在修路,难免觉得市政真慢。但衡阳这个城,也还是生机勃勃和宜居如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