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个有趣的,不走寻常路的家教的故事。
这个家教的收费模式,正好和我之前看到的一些案例类似。
这种收费模式应用在其他方面,有可能就是很好的创业方向。
先从这个家教的故事讲起,这个家教本来没打算做家教。
师范毕业她教了四五年书,考编制失败,就辞职打工,上了几年班,生了孩子就回家做了全职主妇。
她性格开朗,有一回听到邻居在对孩子大声咆哮,她就上门问下咋回事。
原来孩子功课不行,邻居也辅导不好,引发了争执,她是教师出身,就顺便给孩子辅导了作业。
邻居非常高兴,请她以后都帮忙辅导,每个月给她个红包意思一下。
因为辅导的好,就凭着邻居在小区内的口碑宣传,小区里很多人都找她辅导孩子。
她辅导学生没有价钱,都是家长随心给红包。
后来她买了套房,搬到四十多公里外的小区,但原来小区的邻居们还是会每周末接送孩子去她家辅导。
看到这里,你可能觉得这不就是个热心邻居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故事吗?
其实她的收入一点不低,原因就在于她这种让别人看着随便给钱的收费模式。
很多人觉得没有收费标准,让别人随便给钱,肯定不行啊。
如果你在大街上卖东西,让人随便给钱,别人多半给的少一些。
因为喜欢占便宜是人性,在陌生的环境,又是一次性交易,大多数人可能会抱着能占点便宜为什么不占的想法。
但如果在同一个小区这样的熟人圈子,又是辅导功课这种老师的主观性对结果影响很大,还不是一锤子买卖,需要持续很长时间的事情上。
同样是基于人性,人们付费时就会反过来,反而会给的多一些。
有对商人夫妇一直找这个家教辅导孩子,每周六早上送去她家,周日下午接走再送去学校,也就是在她家呆一天半,每次都会给她2000元。
这对商人夫妇不是个例,其他家长给的红包也普遍比平均水平高。
为什么呢,因为这种收费模式,其实是按效果付费。
大多数辅导老师是按课时收费,哪怕你的孩子最终成绩没有提高,只要你来学,就要先交钱。
而这个家教就是按效果付费,没有明确的收费标准,家长根据孩子成绩看着给。
这就导致每个家长付的钱都是心甘情愿的。
要是觉得一点效果没有,甚至可以不给钱,要是觉得有效果,那你觉得值多少钱,就给多少钱。
现在的家长绝对不会吝惜在孩子教育上的花费,一旦成绩提高了,家长往往愿意给很多钱来感谢老师。
而且这种收费模式也是一种潜在的博弈,或者可以理解为一种另类的,心照不宣的拍卖。
因为这个老师的时间精力有限,如果你给的少,别的家长给的多。
这个老师肯定会优先辅导别的孩子,或者在辅导你孩子的时候不那么尽心尽力。
家长们不知道别的家长给了多少红包,所以一旦认可了这个家教的水平,就倾向于多给一些,往往超出平均水平。
因此在小圈子里,以后还可能多次交易的商业场景中,这种让用户自主付费的模式往往更有效。
我看过这种收费模式应用在高端旅游上的创业案例。
有创业者组织高端旅游,每期定制一个有吸引力的目的地。
全程提供各种优质服务,每一笔费用都公开透明,由大家均摊,结束后让大家根据满意程度,自主打赏。
事后的打赏往往特别丰厚,和这个家教获得的报酬比平均水平高是一个道理。
如果真的享受了优质服务,给的太少,自己都觉得过意不去,而且可能还会让别人觉得你小气。
如果你还想报名参加下次活动,更是倾向于多打赏一些,因为组织方下次肯定会优先选择之前打赏高的成员。
这种模式首先打消了人们对定价的顾虑,许多人犹豫的原因不是花不起这个钱,而是怕多花钱被骗当冤大头。
全程财务透明,一切费用AA,就解决了人们这个顾虑,自然愿意报名的就多。
这样组织者就有主动权,可以挑选出优质的用户。
比如准备带10人出行,结果100人报名,就要100个人里面挑选,多半能挑选出很优秀的成员。
团员素质高,大家满意度自然就高,而且因为是事后打赏,所以组织者肯定要尽心尽力提供优质服务。
有优秀团员陪伴,有组织者的用心服务,这样最终满意度多半就会更高,很多人就愿意多打赏一些。
总之,在很多这种小范围、用户粘性高的具体商业场景中,都很适合这种用户自主付费的模式。
创业者只要把收费模式改一下,就可能发现很多非常好的创业机会。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富日记原创,如转载请标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