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夏天开始就和别人计划去雾灵山。奈何她总是有事儿,不是值班就是有饭局,拖来拖去,夏天都过完了,也没有成行。好不容易决定要去了,又问我怎么去,几点去,怎么回来……唉,我投降,不去还不行么?!
转眼已是十一,计划去额济纳也被值班挤掉了,外面的景区人多得像下饺子,一直到了6号晚上,突然想起:何不去雾灵山呢。
有了这个念头之后,拉开门奔进超市,买了水和食物,收拾好进山穿的衣服,早早睡下,养精蓄锐,等待第二天出发。
第二天按照计划直奔火车站,还好人不多,买完票距离发车时间只有15分钟,快速通过月台选择最近的车厢上车。由于是假期返校高峰,我只买到站票,反正只有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没所谓。但是我还是往车厢里面挪去,希望能找到一个空座。车厢里人很多,到处是学生们放不到行李架上的大行李箱。想想当年,我也干过这种蠢事,不过是十一,带那么大箱子干嘛。果然不出我所料,四人座位靠过道的一面有一个空座,径直走过去理直气壮的坐下。本来打算它的主人来了再还给他/她,没想到坐了一个小时也没人来找,左边两个女孩子带了28吋的大行李箱,明明有座位却坐不下,因为举不到行李架上,又塞不进座位下面。可是很显然,行李架根本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我纳闷:为什么来来往往的列车员都不整理行李架了呢?以前这可是他们的分内事呢。而俩姑娘也不好意思请别人帮忙,旁边的男同学也没人伸出援手,咳,多好的撩妹机会啊,哈哈,但是也能看出这些孩子都很实在,很可爱,一点儿也不油腔滑调。在这一个小时里,对面的两个女孩子一直在说直播和白敬亭,说的我头都大了。其中一个女孩子还用的是南方普通话,话里常常带着搞啦,蛮啦,不知道是故意学这种口音还是真是南方人。我实在听不下去了(人家说要多和6岁以下和70岁以上的人交谈,这句话真对),索性到车厢连接处活动下手脚,反正还有半个小时就到了。
转眼就到站了,出去之后问了卖煎饼果子的阿姨路线又礼貌性的买了水,坐上2路公交车直奔红梅寺。
司机很健谈,聊着聊着就到了景区的站点,他建议我一边走一边搭车,因为假期结束,去往景区的人太少了,没有去那里的车,只能看运气吧。
我从没搭过车,但是凡事都有第一次,既然来了,看看事情会怎样发展吧。我就边走边回头看,很快一辆车从身后驶来,我很自然的伸手示意,司机停下,询问之后告诉我他不进山。也算是成功了一小步,也不难嘛。继续拦了几次,拦到一辆美女开的日产,答应载我上去,好开心,表示谢意之后一起上路副驾驶坐着一位年龄相当的男性,言谈之间应该是位导游,最起码有导游证。很快,一段七拐八拐的上坡路之后进入景区大门。下车致谢(给路费人家没收,人美心善)去买门票,此时已是11点,门票买完之后发现进山的接驳车凑不够人,人家不发车,除非我包车。好吧,我没那么大手笔,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才能凑够人,凡事有利必有弊,想要享受清净,就得承担不变。反正也是来爬的,走吧,且看且行。正式踏入雾灵山。
时值秋季,山上的树木色彩缤纷,有新绿、翠绿、深绿,有鹅黄、明黄、橙黄,自然也少不了砖红、桔红、鲜红与深红……如果说春天是卖花草的,那秋天就是卖颜料的。你绝对不会在别的季节同时看到这么多一层层恰到好处的颜色。
当我的眼睛在近乎贪婪的攫取色彩之美的同时,又隐约听见淙淙的水声,原来还有一条山溪顺山势而下,怪不得一进来就觉得这里空气很清新,感情山与水为伴,真是得天独厚。
这座山为了交通方便,全是盘山公路,双向车道,弯多而急,超级适合自驾、骑自行车,当然徒步更棒,可惜我时间不够。明年夏天一定再来看一次雾中日出。别人告诉我自驾危险,我现在只想说:拜托,盘山路最有趣了好嘛,可以慢些开啊。
边走边看,心情大好,当然也没忘了要搭车这件事。因为徒步上山得要几个小时,一来一回,恐怕天黑之前我也回不去了,而第二天还要上班。因着这层关系,我也不能安逸享受这美景了(还是没有那么洒脱)。我走了大概几公里,终于有辆车停了下来,是一家子,不介意我同行。一男两女还有一个小朋友。行驶不远,到达一个赏景台,不高,有围起来的栏杆,可是风急而大,又很陡,我是恐高的,想拍下面,但是总脑补手机掉下去的画面,最后用一个拔河的姿势拍了几张照片。我下来之后一家人才上去,只好告辞先行一步。继续一个人行进。
沿途都是迂回曲折的公路 ,一侧靠山,另一侧临崖,但是遍植树木 ,所以一点儿也不危险,很有安全感。偶尔传来汽车引擎声,还有伐木的声音一直传来,只是一直没看见伐木的人在哪儿,不知为什么在伐木。时而走在洒满阳光的光明大道,时而又穿行在林荫密布的阴暗之路,终于又有一辆车为我停下了,这次是一家三口,小朋友才两岁,和妈妈一起坐在后座上。巧的很,男主人还是老乡,有一搭无一搭的聊着天,车子一直向山上开,只是男主人边开边说:这有什么好看的呀。他的妻子并不搭话,能看出来,是妻子主张来的,丈夫有些不情愿。
到了山顶之后,他们要吃午饭,我迫不及待的要登顶,厚着脸皮问可不可以一起带我下山并且得到肯定回答而且男主人还好心留了我的电话,说走时候会联系我,万分感激。心无旁骛的走最后几十个台阶。从山顶陆续下来游客,有穿短袖的,也有裹着军大衣的,还好我带了羽绒服,但是在烈烈寒风中依然不暖和,还呼吸困难,忍不住给自己加戏:就当是因为海拔高缺氧了。就这体格子,去西藏怕是没戏了。
山顶稍作停留,两朵白云恰好落在头顶,秋天的云真的很特别,边缘很柔和,像棉絮,表层像奶油,很轻盈,以前从没留意过,只知道秋天天高云淡,感情是这个意思。
有一拨稍微上了年纪的人在那里,其中一个很高穿着黑色长及脚踝的羽绒服,约摸50几岁,梳着很潮的发型,四周剃光,中间扎了一个小辫,我以为他是工作人员,巴巴的过去问铁塔上像锅又像鼓一样的东西是什么,冷冷的告诉我说接收信号的吧,不信,然后才发觉他不是个工作人员,身形苗条,倒像跳国标舞的,没准儿就是。下次问人不要这么冒失。
太冷,下山,好心夫妇带我到营子,坐了公交回来,万分感谢!
回想这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还真是几番波折啊。最了不起的收获是成功搭到了车,只要心态转变,也没有什么难事;最大的问题是时间不够,否则住下又何妨?影响了我的心情。
话说回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这得什么人能做到?怕是成佛成仙的人吧。我不想成佛成仙,我偏要“以物喜,不以己悲”,要不断提高自己对好的事物感受的能力,否则和死了有啥区别?
抓住十 一的尾巴 抓住十 一的尾巴 抓住十 一的尾巴 抓住十 一的尾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