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参加了混沌大学泉州创新班思博学长的分享会,并且有幸获得20分钟解说自己的新媒体研习小组策划案。一气呵成的演讲以及现场同学们的认可,冲散了几天来加班加点的疲惫。我再次践行了知行合一的原则。
但是今天收获最大的并不是我自己策划案的演讲,而是首次接触《第一性原理》的课程,给我的启发很大。常人的逻辑是归纳法和演绎法,归纳法是人们在自我目光可及的范畴内,对个案的归纳,推出普遍性的结论,是从特殊到一般,从具象到抽象的逻辑。但它只能证伪,不能证明。因此任何来自归纳法的认知都可能是错误的。比如简单的举例,中国看到的天鹅是白色的,美国看到天鹅是白色的,非洲看到的天鹅是白色的,所以归纳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这样的归纳法很大可能是错误的。
演绎法是从已知的知识推演一个未知的知识,是从抽象再到抽象的逻辑。演绎法能证明,但是得保证推演的前提是正确的。因此我们必须给演绎法找到自确定的推理原起点,这个起点就是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建立在哲学的本体论上,即任何事物背后必有道理。因此任何系统都有一个第一性原理。第一性原理是因果分析的第一因,它符合简一律。它为系统中各个元素的变化起到一个动力因。它建立在一条或则几条逻辑奇点上。逻辑奇点是一个系统中不证自明的事实。我们通过公理化的方式找到逻辑奇点,建立了第一性原理,也建立了自己的思维模型系统。
许多人类先哲建立的知识体系的底层就是发现(建立)第一性原理,物理学、生物学、经济学、政治学,比如牛顿的万有引力第一性原理,建立在引力、惯性两个不证自明的公理,这两个也是万有引力的奇点。再如同达尔文的进化论第一性原理,建立在遗传和基因突变两个不证自明的逻辑奇点。欧几米德也是从从当时诸多公理中找到5条,建立起欧氏几何。
说实话,在听第一性原理的前面50分钟听得不是很懂,甚至在讲物理学、生物学这些的时候,内心有个怀疑的声音“是不是李教授为了让自己上的课深奥点,让别人听不懂,自己创设一些词汇,所以才会让人感觉牛逼?”,但是当听到美国《独立宣言》开篇第一句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证自明的:人人生而平等……我的鸡皮疙瘩起来了,那是因为受到触动后的身体感受,原来真的是人类先哲就有类似“不证自明”“第一性原理”的知识体系,当时林肯在解放黑奴之前,一直关在自己办公室看着欧氏几何的第四公理“所有直角都全等”,所以他认为人人生而平等,就是这些基于哲学、数学、物理学等发展而然的知识体系一直支撑着人类的发展,在这一刻我对李教授的第一性原理从半疑到了接纳,并且努力尝试去理解。在感觉差不多听得明白之后,我开始在问自己学这个知识点对我们的生活究竟有何用呢?毕竟让我们普通人去发现一条逻辑奇点,或第一性原理太难难难了,如果能过好自己的一生就已经足够开心了……李教授的说法是混沌大学就是想培养那么一小撮能建立起自己思维模型,建立自己第一性原理的学员。他认为第一性原理限定了我们的思想边界,也同时有助于我们打破思维边界,通过寻找新的逻辑奇点,来解释原有的奇点,实现逻辑奇点的下移,我们可以打破第一性原理,从而突破我们原有的思维。在不断的立与破,实现创新。
尽管目标很美好,但是现实不易,带着这个疑问下课后,中午同学聚餐的时候与小军前辈交流的时候,他分享了他的一些观点“什么是问题?认知失调。如何解决问题?解决认知失调”“思维决定感受,感受决定行动”,以这个理论他将推演出自己的第一性原理,已经在写书过程了,到时候书里自然而然能讲清。小军一直是我崇拜的对象,所以我带着祝福给他,祝他早日出书……
这几天我引着小军的这种思维路径指引,我也在寻找符合自己三观的第一性原理,隐约的触摸到一些东西。我一直认为过程比结果重要,“在知识积累方面,成功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知识是在过程中学习得到的而不是从结果获得”“人的成功是通过靠知识创造,而不是结果创造”,我从生理学方面去寻找佐证,过去我简单地以为多巴胺是身体给大脑的奖励 。最近看了一些资料才明白,多巴胺奖励的不是“结果”,而是“动机”。我幡然醒悟,为何在大学的时候竞选了5次班长,等真正竞选到班长之后的一年多才发现并不是那么爽,有点无趣。再想起过去两年创业,那过程就跟追我老婆一样卖力,等有一定结果之后又感觉不是那么的有趣。综合以上我自身系统的验证,下次你们谁跟我说特别喜欢某个女孩子的时候,我一定会劝你晚点上床,晚点上床,晚点上床……(说了这么多生涩理论,结尾处为第一性原理的断句调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