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别读书了,你只是在做知识的硬盘

别读书了,你只是在做知识的硬盘

作者: 我叫黄小贱 | 来源:发表于2017-01-26 19:25 被阅读80次

之前的总结,从新梳理了一下
很多时候,我们读书只是看起来自己在进步,在自己的读书记录上多了一些数据而已,这样的读法只是自欺欺人而已。大部分人读书只是在做知识的硬盘,在大脑里记录下了这本书的内容和大体的知识点,往往没过几天,这本书中的知识全部都忘记了。
读一本书,我们最重要的是让所读的知识内化成我们的算法。即是把知识解构成适合为我们的处理器的算法。做处理器而不是硬盘。
那么,我们该如何通过一本书去找到这样的算法?在万维钢的《万万没想到》提出了这样一套方法,即是:梳理书中脉络,找到书中亮点,深切感受,并将这种感受联系并内化成自己的套路。经常性的看到很多人着重于讲书中的内容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记录下来,尽管这种方式的确有助于我们的对书的了解,但往往我们以为这样做了笔记就算读懂这本书了,事实上这只是用将知识存储起来便于我们去记忆(隐性思维显性化,显性思维结构化,结构思维维形象化),《华尔街之狼》的主人公乔丹贝尔福特通过读别人的自传,去找到这本书的规律,文章的开头,描述,语言组织,结构表达等方面的规律,写出的自传让专家都为之惊叹,我想这才是我们读书的价值所在,套用万维钢老师的游戏三境界(好玩,成就感,科学规律),那么我们读书满足的不仅仅是好玩而已。
读书中我们有一种误区是通过别人的书评和讲解来获得这本书的养分,例如逻辑思维,喜马拉雅等栏目,我们要明白这些书评对于书中的意思仅仅只是书评者自己认为的而已,就拿《元认知》这本书来讲,书中出现的反馈回路,叙述性线索,心理化,失调与协调,凭借书评的寥寥数语是无法让人深切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读书需要的是反求诸己,少假于物的探索(这本元认知书,光前200页,花了至少5个小时,三页笔记,尚且还不能进行输出)。书评的价值在于通过我们对书全篇的理解,再借助别人的思考找到自己的不同,进而提升我们的认知度。
经过读书的归纳,亮点,感受,联系之后,我们最应该做的是输出,不管是写作,教育,还是实践,及时的将内容进行固化(反馈回路:事实~联系~结果~行动)。
要记住:完成比完美重要。
下期分享,知识处理器中的算法。

相关文章

  • 别读书了,你只是在做知识的硬盘

    之前的总结,从新梳理了一下很多时候,我们读书只是看起来自己在进步,在自己的读书记录上多了一些数据而已,这样的读法只...

  • 获取知识需要注意的五点

    1.对于知识,不在于你学了多少,而在于你用了多少。书本只是获取知识的途径之一,别因读书多而沾沾自喜。 2.如果已经...

  • 学习,不应只是知识,而是生命的行动力

    如果你的学习只是「储存」知识,那么答案是很显然的,看看图书馆与计算机硬盘就好,它们也储存了许多知识,可能比...

  • 官宣

    下周开始分享读书心得以及固态硬盘里的知识付费课程学习笔记。

  • 读书的目的

    你读书有什么目的?当然学习知识啊!学习知识的目的呢? 读书的真正目的不只是学习知识,是为了联系自己的生...

  • 读书不吸收,读了也白读,教你10倍提升阅读效果的秘诀

    1 这个时代,知识获取的成本几近于零,有无数个读书公众号和网站为我们分享知识。 我们也乐于这么做,硬盘上囤积了几十...

  • 内化的知识才是自己的

    人们对知识的理解存在很多误区,例如,一些人把别人的知识当成自己的知识,而事实上,别人的知识只是你的信息,你必须对别...

  • 一年读300本书,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知识是无用的,因为没有使用过的知识,只是一堆无用的信息;知识也是有用的,因为你把知识通过运用变成了你的能力。 读书...

  • 为什么要读书

    知识本身不是目标,不要试图让大脑成为一个装满资料的硬盘。读书的目的在于: 为了有更多的选择 为了使用 读书的方法论...

  • 阅读点亮人生 成长结成蚌珠

    “读书为了什么?读书,如果只是做个搬运工,将古人的知识记在自己账下,未免太轻易。读书,如果只是增加知识,那么改变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别读书了,你只是在做知识的硬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fxf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