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吴晓波先生的《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辅之以钱穆大师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两相参照,脉络清晰。




补记----刚日读经,柔日读史
一、读书有味。
经史子集,泛指古代典籍。
《四库全书》将古代文献划分为经、史、子、集。
经:经书,指儒家经典著作;
史:史书,即正史;
子:先秦百家著作;
集:文集,即诗词汇编。
清张潮在《幽梦影》中说“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
“三味书屋”之三味也是以味道来比喻:
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
二、学会读书。
经以穷理,史以考事。
“刚日读经,柔日读史”出自曾国藩的话,表达:刚日读经,理气养生也;柔日读史,生情造意也。
他谈到读经、读史之法:
“读经有一耐字决。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
“读史之法,莫妙于设身处地。每看一处,如我便与当时之人酬酢笑语其间。”
三、无日不读书。
刚柔说的单双日。刚为阳,柔为阴,甲、丙、戊、寅、壬五奇数为阳刚,乙、丁、己、辛、癸五偶数为阴柔。
南怀瑾言“亢阳激扬,刚也;卑幽忧昧,柔也。经主常,史主变。故刚日读经,理气养生也;柔日读史,生情造意也。有生有息,合乎天理,何乐而不为哉!”
四、读书是生活。
钱大昕曾自撰联
“有酒学仙 无酒学佛,刚日读经 柔日读史”。
所谓,入世以求出世,以入世之心为出世之事。
刚日读经,以立正大;
柔日读史,以知通达。
“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诗书滋味长”就是体味道理,滋味悠长。
读书有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