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高房价低工资,青岛解不开的死结?

高房价低工资,青岛解不开的死结?

作者: 青岛精选 | 来源:发表于2020-12-26 21:46 被阅读0次

        今年3月10日,青岛日报刊发了一篇题为《根在产业结构》的短评,正式回应了青岛“工资低”的问题。

        这两年,“高房价低工资”如同一道魔咒束缚着城市,无论在青岛出台引才政策,还是其他探讨人才以及人口的场合,这句话总会被提起。加之舆论场的放大,六个字几乎成了青岛黑色标签,如影随形,挥之不去,让不少年轻人对青岛却步。

        在很多人看来,“高房价低工资”是一个难以解开的死结:高房价低工资挡住了年轻人的脚步,年轻人不足又难以撑起新兴产业,新兴产业匮乏,工资提不上去……

         应该说,青岛官方认定的症结所在——产业结构,是相当准确的。青岛传统产业占比过高,与新兴产业相比,利润率低,从根本上决定了员工工资的天花板。

        那,“高房价低工资”真的是无法破解的恶性循环吗?

        其实,也不必过于悲观,起码在即将过去的2020年,透过青岛的系列举动,我们看到了破解的希望。

        对青岛的种种缺陷可以吐槽、不回避,对于这座城市的种种努力也不应视而不见。

        1

        产业结构的改变,一般有两个途径:一是将营商环境等软环境做到极致,厚植土壤,使城市成为创新创业的热土;另外是政府强力作为,成为左右市场的重要因子,发力招商引资、培育新的增长极,合肥便是成功的榜样。

        前一个路径往往较慢,后一个则相对快一些。

        这两年,青岛频繁与企业家接触,并将打造工业互联网之都作为城市战略,很显然是希望尽快见到成效。当然,青岛通过“学深圳 赶深圳”也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青岛有没有改变?

        不用去翻招商引资的数据,企业招聘的岗位更具有说服力。

        本月初,青岛发布《青岛市重点产业(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人才需求目录》(以下简称《目录》)涉及20个职位大类,70个重点细分职位。

        官方发布目录之前摸底发现,围绕青岛打出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智慧城市等产业牌,一些企业的紧缺职位对高端人才、专业人才开出了高薪。如,人工智能工程师类、软件工程师类年薪给到30万元以上,物联网平台架构师则达到50万元,大数据总监年薪可达80万元以上。优越的薪资条件为企业人才招聘起到了很好的催化作用,某头部企业今年招聘工业互联网人才2000多人,预计2021年将持续保持旺盛态势。

        一个典型例子是卡奥斯。

        在政府的“站台”之下,卡奥斯迅速成长。11月份,海尔总裁周云杰透露,平台上的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已经从4月底的1.7万家增长至3.2万家;卡奥斯的员工也从年初的1300人增加到现在的近5000人。而预计明年,将达到10000人。

        在几大招聘平台上,卡奥斯的招聘早已突破大数据、互联网等方向,已经延伸到纺织等专业领域,因为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赋能,离不开懂行的、各个行业的业内人士。

        对城市来说,不仅能聚才,还能通过平台培养一批既懂互联网又洞悉行业的高端人才。

        2

        2020年,青岛在资本市场上延续了良好势头,国内上市公司数量有望跻身全国前20位。其中,今年有9家高新技术企业上市或过会。

        在刚刚结束的“三民”云述职活动中,青岛科技局局长吕鹏表示,通过全方位的政策支持,3年要推动15家高企上市。

        之所以不遗余力地将高企推向资本市场,一方面能让企业登上更大舞台,爆发式增长。另一方面,让企业人员可以享受资本市场的红利,凭借自身努力实现“暴富”。

        这也是青岛力图向外界传递一个信号:想方设法让更多人在青岛致富,尤其是科创。

        对此,吕鹏并不讳言: “我们希望看到更多的高企上市,新经济在整个经济当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青年人有更多的高薪就业岗位、就业机会。”

        他说,深圳南山区粤海街道一条街道就有110家上市公司,而我们青岛在境内外上市公司也才65家,差距太大,差距也就是我们工作的发力点。我们就是希望通过推动高企上市让全社会看到投资科技可以致富、可以爆富,从而吸引全社会的资本都投资到科技上来,把我们的高企队伍做大做强。

        除此之外,青岛通过平台机构的集群式招引,培养青岛经济的新物种。新物种意味着高利润、高附加值、高薪水。

        创业黑马去年8月落地崂山,打造独角兽加速基地,如今也已注册企业67家,包括4家准独角兽企业。春光里在市北区馆陶路1号,今年9月正式启用,建筑面积5千平米,27家已签约落地,明年税收预计可达5000万元以上。

        “春光里9月份开业以来,我已去过多次,短短两个多月时间,所有的办公工位都被招引来的企业填满,到处都是年经的创新创业面孔,给青岛带来科技创新创业人群、带来了活力。”吕鹏说。

        3

        迈向产业前沿,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龙头企业是进阶的基石。

        如同阿里与杭州,龙头企业发挥的聚才效应往往能超越企业本身,胜过一沓引才政策。

        缺乏最前沿的硬科技龙头企业一直青岛的短板(海尔的成功,归结于模式的成功或许更符合实际;海信坚持技术立企,但往上游高端技术的攻关有些乏力),2020年这一状况也有了改善。

        12月24日,歌尔声学全球研发总部在青岛正式启用。

        根据此前的消息,研发总部将聚集近万名研发人员,拟布局芯片及传感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与可穿戴式智能设备等业态,构筑包括声学、光学、传感器、无线通信、专用集成电路、软件算法、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多技术融合的总部级研发中心。

        歌尔声学是声光电领域的大牛,就在不久前,和商立讯精密一起赢得了 AirPods Max 的大部分订单。能进入苹果的供货体系,本身就是实力的证明。

        这样的研发企业和机构,是青岛最梦寐以求的。一是能提升城市能级,另外此类企业瞄准的是最新技术,待遇优厚,是吸引年轻人的最佳平台。同时,它还可发挥招揽人才的标杆效应。

         专业人才的聚集,会为城市带来更多可能。比如,工程师创业。

         在这里要说一说华为,它之于深圳的价值,除了企业本身,还在于培养了一批在深圳创业的工程师,助力城市科创生态的形成。截至目前,华为系员工创立的公司已有5家上市,包括汇川技术、麦格米特、牛电科技等等,其中多家位于深圳。

        在这个年底,还有一家落地青岛的机构——青岛新能源山东省实验室值得一提。根据规划,青岛新能源山东省实验室将打造一支1000人左右的科技人才队伍,由中科院青能所所长、山东能源研究院院长刘中民院士担任实验室主任,领衔一支300余人的清洁能源领域研发团队。

        “探索最好的机制,最好的成果,出一批最好的人才,培养一批最好的人才,然后有一批成果在山东能够转化落地。”

        4

        在青岛起势的途中,政策的辅助尤显得重要。

        与南方相比,给予人才的补贴数额不占优势,那就要想办法让年轻人感受政策的温度。

        前两天,网传“苏州租房即可落户”的消息刷屏,很多人马上将其与青岛对照,以此反衬青岛政策力度不够。

        后来,信息进一步明确,苏州租房可落户并非字面上这几个字的含义,其社保等门槛没有松动,“租房落户”并非外界认为的苏州彻底踏平了门槛。在现有的政策以及现实语境下,没有城市敢这样做。但是也不能否认,苏州以此博足了眼球,赚尽了好感,成功带走一波流量。

        苏州政策出台前,青岛一口气发布六项人才新政,青岛的急切、渴望人才的心态昭然若揭,但如何在落地过程中,让每一个人感受到青岛周到、细致的服务,仍需要下功夫。

        最后说一句,当高端人才聚集、城市创新创业氛围活跃时,房价将不再是阻挡年轻人的最大拦路虎。

        2016年以来,深圳高房价一直备受争议,有人认为高房价窒息了深圳的创业氛围。现实是,高房价对城市带来的伤害远没有个别媒体所说的那样严重。

        2019年,深圳新登记商事主体超过50万户,依然是国内最具创新活力和人才吸引力的城市之一。

        综上所述,青岛“高房价低工资”的死结并非牢不可破,关键在于城市如何作为。

    文:青小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高房价低工资,青岛解不开的死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gcnn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