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6512371/36285423b8e35951.jpg)
2002年,韩胜利被西安一所大学录取,收到录取通知书那天,父亲韩培印,成为全村最扬眉吐气的人,那个时候,村里出个大学生,就像是出了状元一样。但是生活里的悲喜总是纠缠在一起的,跟着录取通知书一起拿到手的,还有几千块的学费通知单。本本分分的庄稼人,仅有的四亩地,只够年吃年用,哪还有富余。
![](https://img.haomeiwen.com/i16512371/4df444a38c26bce4.jpg)
韩胜利说,“我不上大学了,我去打工!”虽然是个庄稼汉,但父亲老韩一直坚信,知识改变命运,望着通知书,老韩似乎已经能看到儿子顺利毕业后,在大城市里工作生活的美好未来。于是老韩卖了粮,又卖了牛,又向亲朋借了钱,勉强凑足了所有学费,只是,儿子的生活费呢。不论如何,这个大学,一定要上!思前想后,老韩决定和儿子一起儿去西安,儿子上学,他当苦力。在老韩49岁那年,他成了一名农民工。
![](https://img.haomeiwen.com/i16512371/2947a852c4fa6cab.jpg)
就这样,父子俩带着各自的任务进了城。尽管来到城里当起了农民工,老韩的收入依然捉襟见肘,每个月几百块的工钱,除了供应爷俩的花销,还要把来年的学费提前存好;甚至为了省钱,老韩吃的馍,都是从家里带的,因为城里卖的贵;虽然和儿子同一城市,但是一个学期,老韩也只去看一次儿子,因为搭公交来回要两块钱,太贵了;有时老韩放心不下儿子,省下一口饭,花几毛钱给儿子拨个电话,问问情况,钱是不还够用,不够的话给自己说,虽然老韩也得靠加班和借钱,才能凑到;他也会叮嘱儿子“资料少买点”“不要吃的过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16512371/1122a4d60307d9a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6512371/b6630dac569b8778.jpg)
韩胜利不像电视剧里,或者小说里的贫困孩子那般优秀。他的大学不太好,成绩也并不优秀,他只是个内向,很乖的普通农家孩子。在学校,早餐1块,午餐2块,偶尔犒劳自己,吃顿荤腥。课余的时间,胜利会在校园里“捡破烂”。一个塑料瓶1毛,一个啤酒瓶2毛,攒下来,父亲就不会那么累了。一年捱过一年,老韩终于盼来胜利毕业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6512371/ac31ffcb24bd0191.jpg)
在老韩看来,儿子毕业了,自己应该就能享福了吧,他觉得儿子胜利就像毛主席说的,和燕子一样,要起飞了。飞起来了吗?没有。2006年,胜利第一次参加了招聘会。在人山人海的招聘现场,他有些晕头转向,尝试去了几个招聘摊位,但最后都默默转身离开。家庭条件艰苦的孩子大多都内向。贫穷,有时逼着你不得不独行。工作四处碰壁的胜利,有些自我放弃了,想去做导购、做服务员、做保安。不知道老韩知道了儿子的处境,会有什么想法。一年后,胜利找了一份去青海的工作,试用期每个月600元,在野外帮当地的单位铺通信光缆。
![](https://img.haomeiwen.com/i16512371/e149ff61cd6f36bb.jpg)
老韩是个乐观的人,他感觉儿子日后会越来越好,现在赚的少没关系,没有自己一个农民工赚得多,也没关系,因为一切都会好起来。带着憧憬,盼着未来,老韩回到老家开了超市,然后乐呵地盼着愿望实现。老韩有个小本子,从知道儿子要上大学那天起,他就时常在上面写点什么,有很多自己的美好愿望。“明利(大女儿), 胜利 父亲一定要在2013年前后,也就是在父亲的六十岁前后,一定要和你妈,全家到北京去,那时候我们大家都有钱,一定要好好玩几天。”
![](https://img.haomeiwen.com/i16512371/3fc7a4f5ce75762b.jpg)
这是由李军虎执导的纪录电影《父亲》的完整剧情。纪录片到老韩小本子上的愿望,便戛然而止。看过之后我们会为父爱的伟大而感动,会为儿子不争气而愤慨,还会为大学生毕业竞争的激烈而无奈,但是纪录片的结尾终究给我们留下了希望。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一切都会好起来。
片子后期剪辑的时候,导演李军虎剪掉了一段老韩哭泣的镜头。有人询问导演是否会拍续集,导演说,不拍了,太残忍了。为什么?在青海工作3年后,胜利辞职了,他在西安重新找了份工作,工资1500。胜利如今的现状,让人有太多想说的话都成了无言。
![](https://img.haomeiwen.com/i16512371/c2f5a4a5e8ca70ca.jpg)
其实后来,导演又来到老韩家,当拿出照相机想拍张照的时候,原本会对着镜头微笑的母亲突然崩溃,她大叫着让放下照相机:“这么丢人的事情,有什么好拍的!”老韩则是在一旁沉默不语,他甚至已经很久没有再打开他的小本子。有人问老韩,“以后孙子、孙女,还会让他们上大学吗?”“不知道,我看读书是没用的。”过去那个崇尚知识,积极乐观的老韩再也不见了。这就是延续纪录片之后的现实,的确如导演所说,太残忍了。
短短48分钟的纪录片,却让人生出,走过一生的感觉。当我将这个故事复述完,才发现,自己也是无话可说,因为这个真实的故事,我想不到任何能批判的点,也找不到任何修饰的语句,因为这是现实,但是我知道,老韩是个好父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