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我与地坛»有感

读«我与地坛»有感

作者: 方丽华 | 来源:发表于2024-04-23 16:02 被阅读0次

      床头上那本«我与地坛》买了很久了,却一直无暇顾及。最近得了些空闲,才想起捧起这本书。

    “我在最轻狂的年纪失去了双腿”。

    史铁生以自身经历讲述了自己对生命、对生死以及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起初,我被史铁生的遭遇深感痛心,甚至庆幸自己双腿健全。我想地坛不仅仅是一个公园或是一个景区,它更是一个象征,代表着他在人生低谷时的孤独、无助和绝望。他在地坛思考自己的生死问题,与自然交流他的悲观,“死”这个词不断地侵蚀他的内心。

    可即使这样的遭遇仍没挡住他成为“大文豪”,这必定经历了从绝望到豁达的历程,这个历程可能很漫长,可能有我们无法想象的崎岖,但,他成功了。

    读到他对母亲的愧疚时,我已泪眼婆娑。“我成功了,母亲却已离我而去”母亲没有看到他的成功,他想与母亲分享成功的快乐却再也没有了机会。

  “凡是有我脚印的地方,必定有母亲的足迹”

    在他最困难的时刻,母亲始终默默地陪伴在他身边,母亲给予他无尽的爱和支持。而最使我感动的并不是这里,我想任何一个母亲都会这样做。

    一个遭遇双腿残疾的炙热青年,内心充斥着命运的多舛、生活的不公。直到母亲去世才明白“这世上最悲惨的并不是自己而是母亲,可是那个时候我的心里只有自己,没有母亲的一点儿位置”。

    作为母亲,她的儿子在风华正茂的年纪失去双腿,她多么希望用自己的双腿去换取儿子的,她多么担心儿子想不开,她小心翼翼的陪伴儿子,不敢做声,生怕有一句话不合适而刺激到了儿子。母爱有时候伟大有时候卑微。

    可惜,作者明白的太晚了。

    这何尝不是我们的常态,年轻时只有自己,后来的后来心里才能装起父母。做了父母才能真正体会到对孩子的那种独特的爱。

    《我与地坛》我在史铁生独特的笔触中体会了人生的苦难和挫折。然而,正是这些挫折让他更加珍视生命,更加深刻地理解人生的意义。

    他通过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无论生活中遇到多少困难和挫折,我们都需要坚定地面对现实,乐观地面对未来。

    生命的宝贵、亲情的珍贵。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更加珍惜每一个与家人、朋友共度的时光,更加努力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理想,成为一个更加成熟、理性、有担当的人。

    “既然是梦想,不妨叫他更完美些吧!何必连梦想都那么拘谨和谦虚呢?”        --史铁生

相关文章

  • 读《我与地坛》有感

    这是我首次深入了解史铁生这位“坚韧的人”。首次接触是在张老师的语文课上,学习了他的一篇散文《我与地坛》,他的...

  • 读《我与地坛》有感

    《我与地坛》是一位身残者在一座废弃的古园中对自己所见到的人生百态所发出的感悟、思索。作者以地坛作为寄托自己情感与发...

  • 读《我与地坛》有感

    立冬之夜,夜很宁静,心中却稍有些波澜起伏,茫然若失,说不上多愁善感,倒也属于这个年龄难以言说且无法遁逃的焦灼。...

  • 读《我与地坛》有感

    该这篇文章说实话,读起来心底很压抑,因为我非常理解文中作者所处的境地,人生哪里没有黑暗?人生又哪里没有悲伤?...

  • 读《我与地坛》有感

    #悦读悦美,书香校园#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先生写的一本散文。这地坛其实就是一座被废弃的古园,它似乎与史铁生先...

  • 读《我与地坛》有感

    我从未去过地坛,甚至不曾到过北京,但史老的《我与地坛》却清晰的在我的脑海里,一起陪我走过岁月的廊桥!我记得曾经在中...

  • 读《我与地坛》有感

    翻开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我说服自己认认真真地看一遍。不曾想,他的文字竟是如此的干净,而他的思想又是如此的坦荡,就...

  • 读《我与地坛》有感

    还有什么比这更不幸的呢? 原本是和正常人无差别的身体,可就在史铁生十八九岁这样朝气蓬勃的年纪,双腿忽然间残疾,不间...

  • 读我与地坛有感

    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全文没有很深奥的字句,却句句写到心底。 我与地坛里的母亲,怕触痛儿子的伤口,小心翼翼的探索,劝...

  • 读《我与地坛 》有感

    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了《我与地坛》。一位让人尊敬的中国作家,写于90年代的文字。他就是史铁生。翻开书页的文字,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我与地坛»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ghw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