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可爱的人,都是可怜人;天下可恶的人,都是可惜人”不需要我们细品,就能看得出,这句话充斥着悲天悯人的善意,与“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根本不是一个意思,而且所表达的观点恰恰相反。 孔乙己 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下,人到晚年,精神上已经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体不勤,经济上穷困潦倒,在人们的嘲笑戏谑中度日,最后被封建地主阶级所吞噬。 够可怜了吧? 鲁迅先生说,“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大意是对他的遭遇表示同情,同时也表示了对其逆来顺受的人生观表示愤怒。只是恨铁不成钢,恨他的不争气、不抗争,其实真正憎恨的是封建社会的黑暗世界。 而“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是把可怜和可恨之间建立了必然关系。 意思是:即使再可怜的人,我们也能找到他们不值得同情的理由。 这就是这句话本身的可恶之处。
一个乞丐无家可归。有人会说,为什么不找份正常人的工作?可恨! 一次意外车祸造成车毁人亡。有人会说,开这么快不是作死吗?可恨! 一个年轻人身患绝症。有人会说,肯定是平时不注意身体才搞成这样!活该! 谁让他这么有钱,活该! …… 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 不管这句话出自哪里,它都在人们的心中种下了一个伪善、凉薄的种子。每每遇到值得同情的事情,都会让人们不自觉的寻找那些不值得同情的理由,而且一定找得到。 将别人的不幸的遭遇归因到他们之前种下的恶果,疯狂暗示自己他们不值得同情,然后心安理得站在上帝的角度的冷眼旁观甚至嘲笑羞辱。 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恶,人间之恶。
第二层:利人不损己 面对持械歹徒行凶时,专业人员给我们的建议是第一时间报警呼救,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帮助受害人一起逃跑,而不是蛮干。也就是说,做的事情可以帮助到别人,但不以牺牲自身为代价。 再比如,考试作弊。一个跟你关系特别好的朋友要求你在考试的时候递纸条,你会怎么做呢? 一场考试的成绩并不能帮这个朋友多少帮助,反而会有把自己也搭上的风险。如果是高考,还有可能把自己的前程搭进去。
第三层:利人又利己 这是理性下的善良的最高境界,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很难做到。 罗曼·罗兰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其实,我们对别人的付出,在某种意义上又何尝不是成全自己,行善也是如此。
我们应该理性的认识到,善恶也都具有两面性,而仇恨却是人类的特质。如果用审判的目光去寻找,所有人都有可恨之处。 而所谓的“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只是我们拒绝对这个世界温柔以待的理由罢了。 丢掉这句垃圾话吧,因为它就像一句恶毒的咒语,侵蚀着这个世界的善良。
推荐阅读 诸葛亮是如何教育“后浪”的,新时代下,我们再来读读这封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