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和教养,哪一个更重要?
昨天写的第一篇,不仅收到了钱同学的打赏,还看到了马姑娘的转发。原来知遇而共鸣的念想,是其他方式无法企及的美好。
金同学逗我说,"你坚持写,我坚持赞"。我想,比选择更重要的,就是坚持了,毕竟坚持是用来实现选择的唯一途径。
我遇到的、见过的,有信仰的人很多。早些年一个人背包旅行时,走过甘肃、四川、云南和西藏的各种藏佛圣地,也在江南的寺庙中聆听过佛音。看过泰国的佛教朝拜,也在斯里兰卡领略过佛祖驾临地的盛景。在印尼见识过伊斯兰教阿訇的权力,也在印度边境惊叹过印度教的某种教义。
我一直都和身边的人说,有宗教信仰的地方,人们都有一种超越人性的虔诚,他们可以不吃不喝,可以辗转千里,可以奉献一生,只为到达心中神灵所在的那片净土,让自己与神靠得更近。在我们看来,这样的想法与做法,是不能产生共情的,因为我们心中没有这样信念与坚持。
之前有很多文章的作者都说,没有信仰的民族如何如何低劣,而有些外国人也把中国人的某些陋习归于我们没有信仰。这种贴标签似的评价,总让我觉得哪里不对,又一时辨不清方向。
有一年夏天,我准备去枸杞岛海边扎营。先坐火车到杭州,然后在象山码头转海船。在码头等船的时候,来了一群手捧花篮的阿姨,年纪都在40-50之间,整个大厅只有她们叽喳不停,听她们的对话,是准备去普陀礼佛的。我在几步远的地方发现有个空椅子,想去坐着等船,顺便躲清静。就在我快坐下的那0.01秒,不知从哪儿出现了一位阿姨,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的速度,一屁股把我挤到了旁边,然后扯开嗓子开心地招呼同行的姐妹们,赶紧过来坐。我一脸懵逼地看着身手矫健的阿姨,再看看她手里用来礼佛的鲜花,百感交集。
在斯里兰卡旅行的时候,也看过两户邻居因为家长里短,互散传言而打得不可开交。然后晚上再沐浴更衣,用最虔诚的姿势,向佛祖祈祷着什么。
我不是佛教徒,但我知道佛教七宗罪是傲慢、妒忌、暴怒、懒惰、贪婪、贪食及色欲,如果不懂得时刻反省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自律成为更有智慧的人,拥有信仰,还不如先学教养!
中国是一个隐形佛教大国,看似大家都有一点懂,逢年过节也去寺庙里拜拜,但都是因为有求于佛祖,比如升官发财,比如姻缘美满,比如身体健康,比如事业有成……大家拜佛,皆是给自己的欲望找一个保障,寻一份依托而已。
其实,是否进入宗教群体,是否拥有一个身份,并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明白如何与别人保持温暖又有边界的距离,懂得如何平衡欲望与现实,看清生活的本来模样,坚持心中的美好与善念。
我非常敬重那些在红尘中修行的、虔诚的、有信仰的人们,他们对于信仰的笃定的坚持,内心因虚空而无比宁静,接受别人,也接受自己,与自然平等相处。同时,与那些只剩虚名的、功利的信仰相比,日常生活中,那些能在细节中看出教养的人们,无论他们的社会身份是什么样的,都让我觉得更加接近圣明与神灵。
愿我们的明天,都比今天的自己更好!
YANA的小瞬间作者:YANA,80后生人,文字爱好者,光影爱好者,旅行爱好者……总之对一切美好的事物都爱好。自诩为"四有"姑娘: 有勇气,有故事,有想法,有爱心。喜欢探索世界,更喜欢探索内心。
YANA的小瞬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