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创意思维(二)

创意思维(二)

作者: 曾继承 | 来源:发表于2018-09-21 20:07 被阅读0次

上一篇文章写了关于产生创意的原理,需要避免的陷阱,以及如何使用头脑风暴等问题。

这篇文章则介绍产生创意的三个思路:组合拆开门、转换借用门、联想门。每一个思路都对应着不同的想法,对应着不同的创新世界。

一、组合、拆开门

组合门。使用组合门的原理,其实就是将两个原本八竿子打不着边的事物进行合理的组合,使1+1>2的效果。

例如: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索尼公司的一款叫Walkman的音乐播放器,就是将原本不相干的录音机和耳机组合在一起的产物。还有现在特别受年轻人喜欢的珍珠奶茶、牛奶咖啡、巧克力豆等。

技巧:1、差别越大的东西,组合起来的时候,力度越大(魔鬼少女、功夫熊猫)。2、组合后的东西,要有便利性,实现一物多用(瑞士军刀)。

拆开门。和组合们相反,将原本在一块的东西进行拆散,突出特有功能。

技巧:1、把多余的东西拆掉。2、拆的时候要考虑到人的能力和极限,让人更专注。3、刻意拆开,拆开原本看起来和谐的东西。

最早的时候,录音机和放映机是合在一起的,大多数人只会用录音机,拆开后,录音机获得了极大的热捧。流水线的分工协作生产,合理的利用了人的能力,让生产效率大大提升。原本单一的功能饮料才分为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的三类。

二、转换、借用门

转换门。将原本的用途转换到全新的领域,有三个关键点:物转其用、人转其才、地转其利。

1.物转其用。物品本身不变,把物品的功能转化到别的用途上。

例如:在美国西部淘金热中,牛仔裤的发明就是将原本做帐篷的帆布变成了耐磨的裤子。

2.人转其才。原本在这个领域使用的技能,运用到别的领域。

例如:斯科特·亚当斯,将原本绘画的技能再结合懂办公室政治,创造出了全球特别受欢迎的呆伯特漫画。

3.地转其利。将原本闲置、无用的空间,通过创意焕发新的功能。

例如:将废弃的工厂重新改造装修,成为艺术产业园。

借用门。比转换更简单,直接借用,跨越时间或者空间。

例如:Moleskine笔记本,就是完全照搬过去一模一样的设计,将原本消失的笔记本通过现代的技术重新加工生产。

指数基金投资理论,就是借用大猩猩选股的实验结果——胡乱的选择比认真的选择收益更高。

创意在世界上无处不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们不需要再重复创新,只需大胆借用就好。

三、联想门

敢于将生活中见到的任何事物进行联系,产生创新。

三原则:

1.时时刻刻联想,创意就来自于不断的联想。

2.去掉所有的“不”,没有不可能,打破原有规则,放弃自以为的不合理。

3.以万物为师,动物、植物、各种人。

以动物为师:参考蝙蝠发明了雷达,参考蜻蜓发明了直升飞机,参考非洲白蚁洞穴发明了能够自动调节温度、湿度的建筑。

以植物为师:参考苍耳植物发明了尼龙搭扣,参考蒲公英发明了降落伞。

以人为师:其实就是利用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创造出的不同的需求产品。比如:针对二次元人群的服装、网站等。

注意的误区:

1.联想要跨界。如果在同一行业会变成模仿或是抄袭,跨界越越,创新越大。

2.小心“歪门”。避免陷入带有偏见的行为创新,避免为不合法的事情进行创新。


如果说过去我们对创意只是一知半解,现在有了套路方法,创意将变得有路可走,有迹可循。将方法变成习惯,套路到工作和生活里,运用自如,产生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欢迎大家使用上面的方法,尝试着想出几个创新的点子。

后续还将介绍五种思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创意思维(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gmz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