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反思自己一直存在的人际困惑,因为有点点低落又想学着突破社恐,和些原来懒于说话的朋友也说了不少,某天一个朋友,竟然一语惊醒梦中人,说我就是太认真了,也不会说客套话什么的。
我突然觉得是这么回事儿,我就是活得太认真了、太禁欲了、太封闭了、太谨小慎微了!想起哥哥的一句歌词“别太认真,认真怎可放开自在!”是这样呢。
刚毕业的时候我就困惑过不会和人聊天的问题,我同样不太会聊天的爸爸告诉我,聊天就是别说太正式的事儿,收起专业,多说说吃啥喝啥穿啥的事。
后来工作里也需要见人,不是见谁都不会说话了,以为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今年武汉之后这个问题又提上了日程。回顾一下,我这个问题一直没有真正解决。做记者的时候,最困惑的是采访时候会紧张,不太会询问,好在写的时候都能圆回来。但沟通问题让我的记者没有走到更远。今年发现了陈晓楠的访问,很喜欢,觉得她是最好的访谈记者,让我有机会还想往前走走。
很羡慕吕彦妮呢,就靠着写一手好专访,纯写专访开辟了自己的一片天地,风生水起。印象很深,我和她一起去采访过一次孟冰。我做了几天的功课,看了大量的资料,写了长长的采访提纲。林老师把我的采访提纲发给她的时候,她直说“学习了”,但是真到了孟冰家,她轻轻松松地和人聊,我却拘谨地开不了腔,有时候插着读一个提纲上“学习了”的内容,生硬不堪。
沟通和与人相处的问题经常成为我前进路上的绊脚石。让我死守着自己的专业,并且忧伤自己专业不够,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
也试图从书里寻求答案,得知沟通的本质是倾听。并且宏姐一语道破,我感到的沟通困难,实际上是太在意自己的目的了。总结起来,沟通是表达感受,不是争对错,甚至不是解决问题。今年极大的收获是和妈妈开始了一点非暴力沟通的模式,都感觉心理顺畅许多。谈的问题真可以说是高难度对话了。
我之前一年自我调节已经做得不做了,只差人际。
想想室友,把自己为数不多的资源发挥到极致,也能让自己过得挺舒适。只靠会聊天、好聊天自己就得到很多的实惠,所以越聊越爱聊。我其实是有还没开发的宝藏呢,而且我没有那么功利。
比如这次找房子,如果不是周围朋友给出建议,我自己闷头要苦找多久估计都找不到合适的;
比如考试,如果不是有朋友一语点醒梦中人,我再闷头考几年也是不着调;
换个角度想,人际不应该是负担,而是“为有源头活水来”。桃花不止在于婚恋中,而是关乎整个人际关系的。
人际关系对于我,可以算是自我成长的高阶了。虽然很多人不见得多修身也能获得人际关系,不过我还是觉得外交是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问题”。沟通如水流,与周围持平主要还不是关注的外部世界,因为每个人关注世界的角度都是不一样的,易于沟通,我理解,很重要是内在的平衡和自洽,平衡稳定的自尊与自信能保持水的流动。
今年新的体会是,我自己的自信中内在的问题是与欲望和解”和获得“配得感”(就是"我值得"的感觉)。
我生活像修行,与自己的欲望不能链接,都不清楚自己要怎样,就别人的欲望格格不入,又怎么和别人愉快地玩耍呢。
记得去年一遍遍寻问我的内在小孩,到底想要什么,她一直畏缩在我身后没回答。
当上个月自己大吃了几顿以后,感受到了一点点。不是说我的内在小孩贪吃,吃对于她真的不是很重要,但是她真的太被很多方面的会匮乏感压制了。
比如经济,爸爸妈妈在我小时候,习惯性地念叨“爸爸妈妈没有钱”,真是件很糟糕的事情。虽然他们只是带着中对孩子的愧疚在说,虽然他们当然愿意省吃俭用满足我,却把沉重的愧疚感转嫁给了我。我不能坦然面对自己的欲望,真实的欲求一旦触及要花钱就会退缩;最重要的心理诉求希望家庭和睦自己受到关注和肯定也不能得到满足,慢慢变得“无欲无求”。实际上是无数次大大小小的面对欲望或愿望时的“算了”,久而久之,自己都不觉察了。
本来小时候的消费观对人影响就很深,毕业自立之后我心思又不在多挣点钱提高生活水平上,一种修女般为艺术献身的精神,乐得做个穷书生,且对始终需要为未来有所储备,后来又惦记着为自己的小家庭做准备。对自己俭省这个习惯始终没有本质改变。到剧院有稳定工资又自己搬出来住开始,开始想明白对自己好一点,不小心再翼翼地存钱了,整牙和英语花了两大笔,平时也不再记账,觉得反正存不下来,只要不透支,提高点自己生活水平呗,如果不是自己住的地方都有安全隐患,怎么会稀里糊涂开始同居生活,轻易失去了谈判筹码。生活上一些小东小西都不再那么俭省,不过合租关系里,经济没数可能也漏财。有时候自己买来自己做好,做得好吃了却想让别人多吃点,仍然是对自己不够爱。不觉得自己要满足自己是最重要的。这种自己不配得到充分满足的感觉可能源自我妈,说来有话长了。重要的是我如果不能全力满足自己,弥补自己内在的匮乏感,拥有自己值得被满足的意识,对亲密关系是有害的。
然后说沟通感,比如,我妈在家里自己米面水电都一点点俭省,看到别人浪费点儿我的东西就会心里很生气。自己扛上来的水,自己省着喝,看到别人喝得多就会心里不舒服。这是先要自己杯中水满再去爱别人的意义。
当我自己对吃饭没什么追求,总挑着最便宜省事的,超过三十快餐自己都觉得奢华,和别人吃饭人均100当然会觉得是负担。但如果我自己也想吃好的,自己经常吃五十到一百,却发现自己只能吃一个菜有点单调,找个饭搭子,人均差不多,能多吃几种味道还能聊天不亦乐乎。
所以自己不能让自己心里太多匮乏感。
之后自己住还是这样,钱花了还会挣回来,索性做月光,多尝试,多满足自己的小愿望、小欲望,从中更了解自己,减少童年形成的匮乏感。工资花光了,还有想花的地方,就会想办法挣。于是生活的活力可以通过欲望流通起来。在物欲横流的时代,每个人都在不择手段地满足自己的欲望,我连自己想要什么都不清楚,不能争取自己的利益,还喜欢取悦和奉献,除了能当冤大头,怎么能事业上合作,生活上交流。这是欲望的意义。
欲望其实是戏剧的灵魂,架构所有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是欲求、企望、渴求,理性的“应该”是没有戏的,疲软无力。理性之下,人性更深处,无数的求不得,那些纠葛着的,真实而强烈,不可更改的诉求构成了戏剧和矛盾。没有真实的欲望不是戏剧。只不过我们总给这个词一点贬义色彩。其实值得正视,直面和疏导。这是我戏剧与幸福观相链接的核心。
人和人的相处,理性的友好礼貌只是浅层泛泛之交,就是有时候会说某人总是端着劲儿。暴露点缺陷,流露些真实的自我,才容易建立更深一点的关系,所以酒后常会建立更深的友谊。这种真实的自我,便是内在小孩的欲望和诉求。所以内在小孩天性的解放,与真实的欲望和解可以促进人际关系。
然后欢欣鼓舞地预备2021换个活法。想花到月光!甚至不到月底就光!尝试不一样,反正工资就这些,尽力尝试各种东西,满足自己各种愿望,花完了我还能宅回家看电子书!不怕清贫、不怕寂寞,我还怕什么呢。更放得开了,不那么瞻前顾后了,可能事业和人际的桃花到开了呢。
所以呢“别太认真,认真怎可放开自在!”
我要自己的内在小孩一点一点的茁壮起来。
亲爱的内在小孩,我也会越来越强大,强大到可以保护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