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说,我准备要杀掉一百万人和一个鞋匠。B问,为什么要杀掉一个鞋匠?A,我就知道没有人关心那一百万人的死活。
这是一个关于什么是“什么是故事”绝佳的说明,故事不仅仅是指杀一百万人和一个鞋匠的行为,而更是关于这些行为背后的心态一系列变化的过程。所有的事件和情节,只有触动了主人公的内心,才是有“意义”。这个关于写故事的教条,跟我们的生存状态有太相似的部分了。假设我要从A地出发去B地开会,那么我的问题就是如何迅速而安全的抵达会场。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所有跟我这个问题有关的事件才会得到我的关注,天下雨了;这个时间点是不是交通高峰期;用什么方式过去等等,至于路边有多少饭店,几栋大厦,一群人围观我几乎视而不见。除了外在的事件和变化,我同时还要解决心理问题,我希望低成本,不开车过去不要被人看不起等诸如此类的心理活动。所以,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A-B的行程中,客观世界中会发生若干事件,而我的主观世界里,只有对我有“意义”的才展现。我写作与我生活都要对素材进行自觉不自觉的选择,所以写作跟现实真有本质的区别吗?似乎是一回事。如果一篇故事里塞满了很多对主人公的问题没有意义的事件,那么读者看完之后会像真正经历了事件的主人公一样疲累不堪,会觉得这样的故事实在无趣至极。或者说,读者失去焦点。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不寻找意义的话,也会失去人生的焦点——到底该往何处去。
“出于本能,我们需要寻求一切事物的意义”,失去焦点,则无法估量任何事情的意义。回到文章开头的故事里,在B的无意识里,他替A脑补了杀一百万人的原因。或者说他可以想象出A这么做的动机。然而为什么要杀一个鞋匠?无从揣摩。假如A是个作家,那么他完全可以把他故事的主题放到杀一个鞋匠的事件中来。几乎所有的人在无意识中都对为什么杀一个鞋匠报有极大兴趣,“一个精心设计的故事就会以认知无意识作为突破口”。对群体熟视无睹,更容易关注个体,这就是人的一种无意识。所以好故事多关注个体的问题,挖掘个体的内心,对人性的挖掘,越具体越有力量。我们现在对很多大而光明的词没有任何触动,比如爱、宽恕、智慧、诚实等等,这些其实是一些很空泛的词语,只有设置具体而合理的场景,让人物去展示,去冲突,去嚎叫、痛哭、嬉笑,这些词语才具有情感和道义的分量,而正是这些分量形成了作品的感染力。没有情感的认同,是打动不了读者的,更影响不了读者的行为。
所以好故事必须要走进人物内心,走进人物内心最好的方法就是用第一人称角度写作,第一人称写作就是雪师在第一堂写作课上就开始传授的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