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有点慵懒。很多书,都没有读完。瞧瞧国庆初,从图书馆借来的十本书,除了刚借来的时候的劲头,一口气看完两本,其余的,都搁在那儿,没有翻阅。
没有实打实的输入,也为慵懒写作,提供了借口。实际上,心态平静下来后,就为荒废的时间感到惋惜。但要是继续重新选择,可能还会死性不改。这才是令人头痛的事。
我很努力地去想,我可以相信自己没有足够的写作天赋,比如说投稿可能会被拒,写出来的东西,也没多少人愿意看。但是,这不是一个可以心安理得的理由。
如果,将事情反悔到写作兴趣的初衷,那么,不就是因为很多事物,愿意去想,然后,有了结果,就想文字表达出来吗?
一切的失落,无外乎,钱没赚到,也没有得到多少认同。很多东西,不是想表达,或者需要表达,就一定能滴水不漏,让人满意的。
目前,写作,还算是自由的。投稿,也没人催,时间没有要求。但是,没有获取满意的结果,这才是伤人的。
很多人,特别期待成为某平台签约作者,让自己的作品产生价值。但背后背负的压力,也是特别巨大的。
比如我追一部修仙的书,像我这样的读者,也的确对书的剧情感觉到了快乐,所以,他每天得不断更新,去迎合读者的需求。
很多时候,我见他也请假过,也吐槽过没有灵感,甚至熬夜写作,给身体带来了不适,还需要中药维系着。
但是,这种现状,完全是能感受到的。这种无形的压力,有时候不仅仅来自读者,也同样会来自平台。
能够签约成为作者,也是实力的存在。但一想想没有灵感,被迫写出自己不认同的东西,那也是很痛苦的,因为热爱写作,注定会让你对作品有接近完美的追求。
一旦不是按照作者内心想法的情节,这种痛苦不得不做个了断的时候,那么,草草收尾就是最后的归宿。
我喜欢在简书写随笔,就是纯粹地感受写作应该有的快乐。如果不快乐,写出来的东西,又有啥灵魂可言。
我今年以来,为了投稿书评,苦心孤诣一篇文章,真正做到彻夜无眠,通宵达旦。然而很遗憾,还是石沉大海。
但我严重感受到了,当时毫无创作灵感可言,这也就为写作失败,定下了悲壮的基调。
说了这么多,其实还是学习的东西太少,写作的产量也少。在这样负负结合的情况下,就不是转正了,而是更无穷负了。
日常每天努力坚持日更一篇文章,我觉得,我可以了,一切慢慢来,但是,意识到所做的远远不够之后,我也就想的多了,从而,又诞下了今天的第二篇随笔。
我是一个喜欢用电脑写作的人,今天反常的连续两次,感受到了手机写作的快乐。我想,这为以后高产量创作,提供了可能性,只要我不够懒,手机电量够用,那么,我就可以走到哪写到哪了。
好了,我要下车了,本来还有很多想说的,就不好意思了,在此收笔了。咱们下篇再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