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夜访西湖

夜访西湖

作者: 那堪回首 | 来源:发表于2018-08-02 08:42 被阅读0次

                          夜访西湖

                              作者:刘光泽

    来到了杭州,自然想去西湖走走。

    梦中的西湖,是爱情的象征,也是一种文化的象征。说它是爱情的象征,当是来自《白蛇传》中的许仙和白素贞,这也是我最早所接触的西湖,他们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虽是神话传说,却深入人心;说它是文化的象征,当源于它千百年的淤积,无数文人墨客为它而留下的不朽之作,沉淀下来的是历史的沧桑,散发出来的是文化的底蕴。

    于是,便揣着一颗敬仰的心夜访西湖。

夜访西湖

    对我来说,西湖即便是初游,也有旧梦重温的味道。来到西湖岸边,原本以为早已越过城市的喧嚣,可眼前的车水马龙,人山人海,却打破了自己这天真的想法。说来也是,七月的杭州,白天骄阳似火,而夜晚微风拂面,饭后漫步西湖,不失为一桩美事。

    平静的西湖在平静的月色下倚靠在杭州城的手掌上,被杭州城当作宝贝似的紧紧握住。月亮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玉,倒映在西湖之中,两者融为一体,浑然天成。湖面上仅有几艘游船正徐徐向对面的雷峰塔飘去,与岸上川流不息的人群构成了一幅西湖夜景动态图,可远观而不可亵玩。西湖依旧是静静的,月亮也是静静的,并不被这纷扰的尘世打搅而泛起一丝涟漪,片刻浮躁。这样的西湖,并不璀璨夺目而是低调深沉,亦不失优雅。沿着岸边走,发现岸边并未设置围栏,每五十步设有一石凳,这样的设计,增加了人们对西湖的亲切感。湖水并不凉快,湖底也不是很深,游船的灯光消失在远处的黑暗中,月亮的光辉洒在湖面上,宛如薄纱,使湖水更加柔软动人。

夜访西湖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中影子,唯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这是明代的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记录下来的感受,当时正值冬季,自然是“湖中人鸟声俱绝”,诗人置身茫茫西湖中,天高地阔,遗世独立,方觉孤独空洞。而此刻为盛夏,人们热情似火,内心像沙漠。再避世的人,也不能忘情于这里的热闹;再苦寂的人,也要分享这里的一角秀色。个人,在这广阔的西湖面前,只会显得格外渺小;西湖,在这茫茫的人群面前,只会显得更加宽广。

夜访西湖

    “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这样的夜晚,不那么引人注目的是岸上的一行杨柳。杨柳依依处,几枝柳条正弯着腰亲吻着西湖的额头,已近八月,虽无“碧玉妆成一树高”,但真可谓“万条垂下绿丝绦”。正是它们,给西湖添上一丝勃勃生机。

夜访西湖

    走着走着,看着看着,便到了断桥。西湖断桥位于北里湖和外西湖的分水点上,一端跨着北山路,另一端连接白堤。据说,早在唐朝断桥就已建成,宋代称保佑桥,元代称段家桥。在西湖古今大小桥梁中,它的名气最大。而这里,也是我梦中西湖的终点。这里是白娘子和许仙相遇相识之地,“同舟归城” “借伞定情”…历历在目,这是个圣神的地方,尤其对爱情的向往者来说。

夜访西湖

    断桥旁是白堤,再往前走是苏堤。顾名思义,白堤是为了纪念白居易;苏堤是为了纪念苏轼。“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便是出自白居易漫步西湖时写给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赞歌《钱塘湖春行》。而现在,白堤上正开放着些许荷花,“映日荷花别样红”,即便到了晚上也是鲜艳夺目,香远益清,亭亭净直。苏堤旧称苏公堤,是一条贯穿西湖南北风景区的林荫大堤,苏轼任杭州知府疏浚西湖时取湖泥和葑草堆筑而成。清代查容咏苏堤诗云:“苏公当日曾筑此,不为游观为民耳。”此一语即道破苏轼曾经的付出。

夜访西湖

    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中曾提到,西湖名胜中最让中国人扬眉吐气的,是白堤和苏堤,因为这是两位大诗人大文人不为功名利禄,不为自身风雅,甚至不是为了达到文化上的目的,纯粹是为了解除当地人民的疾苦,兴修水利,浚湖筑堤,终于在西湖留下了两条长长的堤坝。而现今,人们或许感受不到这两个堤坝的重要作用,而只是把它们当作艺术品欣赏而已。

    终究往事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然,此情可待成追忆,万世流芳千古名。

    谨记之。

   

相关文章

  • 夜访西湖

    夜访西湖 作者:刘光泽 来到了杭州,自然想去西湖走走...

  • 雨夜访西湖

    暮色下的西湖,烟雨碧落,静美如斯。 有戎州才俊,久慕素贞之名,借求学浙大之机,择时而动,意寻芳踪。 西湖,宁静依旧...

  • 夜访西湖遇雨

    我自识字初识君,未曾谋面似旧人。白堤苏堤断桥路,谁料初逢雨湿裙。

  • 夜访西湖凉如水

    53/100 100天写作计划第53篇 曾经写过几篇游记,现在看来都是酸得很,那个年代里,少年不知愁之味,为赋新...

  •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两首田园诗,品味宁静温暖的农家岁

    闲来无事的时候,煮茶、谈画,约上三两好友共饮花茶,若是恰好在西湖边,就“用琴弦钓西湖之月,燃松枝夜访灵隐”,或围炉...

  • 调无名氏—洛夫

    可以煮茶 可以谈诗,谈画 可以谈米癫苏黄及汉魏晋唐之碑帖 可以共饮少量的花雕 可以用琴弦钓西湖之月 可以燃松枝夜访...

  • 夜访

    是你 养了万千蚊子 常年飞翔于斯 待我 来到家门 把我围得严密 时而盯我手臂 时而穿透裤底 痒,痛 一个一个 印记

  • 夜访

    冷星残照半江辉,僧庐阶下鲜人归。 何处烟花不胜舞,偏上柳梢弄峨眉。

  • 夜访

    桥下人望窗棂醉,桥上人看长衣垂, 夜色阑珊月不睡,窗里不知窗外谁! ——等闲度《夜访》

  • 夜访

    就像有人写的--很多时候,我们在重组自己的偏见时,还以为自己是在思考;在重复以往的错误时,还以为是在坚持梦想;在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夜访西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gtj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