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电影|《网络迷踪》之看人

电影|《网络迷踪》之看人

作者: 栋鸿 | 来源:发表于2018-10-21 20:35 被阅读0次

看片原因:叙事手法为黑客视角(屏幕上对应着演员的电脑屏幕,全程是操作者在浏览电脑上的视频、社交软件、图片),觉得挺新奇的。

《网络迷踪》这个名字实在不好,英文的SEARCHING更能体现查找文件、人肉搜索、找女儿、找凶手四层含义,找是全故事的线索,在寻找真相。

SEARCHING

只是看完,剧情其实没觉得多惊奇,bug太多,不如《完美陌生人》《消失的客人》。但父亲不了解女儿,这在亲密关系中还是可以引发思考的,要怎么了解一个人?


梁宁的产品思维在《用户体验要素》中提到,用户体验具有五个层次:感知层、角色框架层、资源结构层、能力圈范围层、战略存在层。感知层指颜色、形状、性质;角色框架指布局、流程;能力圈指朋友和敌人。这延伸到看人有五个层次:1.外貌:身材、相貌、衣服、声音;2.社会角色;3.资源:财富、社会关系、精神;4.能力;5.存在感:对于自己存在目的的定义(怎么感知自己的存在的、实现自己存在的方式、对自己现状的不满)。

但在我看来,有更加明确的看人方法。人是其本身以及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累加。人的本身,不用说了,那具①能够生老病死的肉体,承载着②过去的记忆、③能够进行选择、④能够进行践行的头脑;而自然关系是那些社会关系中赋予的你具有产权的事物,⑤资金与财产;接着是社会关系,也就是与你有关的人给你的权利和义务,⑥别人认可的你对利益的占有权以及⑦别人剥夺的你对利益的占有权。


影片中,父亲对女儿的了解,没有随着时间发展进一步加深。回到原始问题了,为啥要了解一个人?

所谓朋友,就是能共同完成一件事情?

相关文章

  • 电影|《网络迷踪》之看人

    看片原因:叙事手法为黑客视角(屏幕上对应着演员的电脑屏幕,全程是操作者在浏览电脑上的视频、社交软件、图片),觉得挺...

  • 电影《网络迷踪》

    1

  • 2019-02-16

    看完《网络迷踪》,我想换个MACBOOK 昨天看了部另类的电影《网络迷踪》。 这部小成本电影,在2018年一月份,...

  • 桌面电影——《网络迷踪》

    这年头,能在豆瓣上获得8.7分,烂番茄网上的新鲜度达到93%,imdb上评分为7.8分的电影,确实不容易,可能一年...

  • 电影《网络迷踪》随感

    我办事情效率太低了,这是公认的事实,磨磨蹭蹭到下午才把日记赶完。对于我自身而言就属于欠揍型的,自律性很差,办事情太...

  • 2018年优质悬疑片

    2018年我心中优质悬疑片:《网络迷踪》、《一个小忙》 《网络迷踪》 这部电影我没有想跳一下,从开头播放片尾,都抓...

  • 电影推荐1——《迷踪网络》

    周末的晚上,课题组的小伙伴一起约着在办公室看了一部电影《迷踪网络》,看完后久久不能平复的内心,所以有了这...

  • 印度的“护垫侠”(文中含有剧透)

    这周末有两部想看的电影《印度合伙人》和《网络迷踪》,查了一下时间《网络迷踪》的拍片很少,而且时间不合适,所以最后去...

  • 网络迷踪

    也许现在为人父母了吧,现在不管看到什么想到的都是如何育儿,看完《网络迷踪》这个电影,第一感觉是养个孩子好难,...

  • 《网络迷踪》

    因为主角是《星际迷航》里的舵手sulu,为了支持就去看了一下,之前觉得国内应该不会引进,先在网上看过一遍,觉得拍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电影|《网络迷踪》之看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gym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