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似乎我们还没来得及欣赏秋天的美丽,转眼间霜降来临,我们已投入了深秋的怀抱。为了把美丽的秋天诉诸笔端,留下深情墨香,本次社团活动以“秋”为主题来进行一次习作训练。
本次活动参与的只有五年级和六年级学生,四年级学生去研学旅行了。高年级的习作教学要把“围绕一个主要意思”和“要有一定的条理”作为训练的重点,也就是说到了高年级就要适当讲究一点立意和布局,讲究一点对材料的裁剪,讲究一些作文的写法。所以本次训练以教给学生写法为主,训练《从多角度写秋天》。
本次训练活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明确作文体裁。写秋的文章多以散文为主,不同的是有写景的散文(峻青《秋色赋》)也有叙事散文(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和丰子恺的《秋》欧阳修的《秋色),作为学生主要是以写景为主。
二、如何收集材料。著名哲学家罗素曾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实际上对于很多学生来说,缺少的不仅仅是发现美的眼睛,还有耳朵、鼻子、舌头和双手。因为,观察世界万物除了用眼睛看形态,还可以用耳朵听声音、用鼻子闻气味、用舌头尝滋味、用双手去触摸质。
如何收集秋天的材料?采用五感法,五感即人的五种感觉,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及嗅觉。本次训练要写一写眼睛看到的秋景,耳朵听到的秋的声音,鼻子嗅到的秋的气味,嘴巴尝到的秋的滋味,双手和身体触摸的秋的感觉。还要使用通感法把各种感觉融合在一起。
三、怎样美化语言?巧妙运用修辞手法,使语言变得生动,更加形象地写出秋天的美和对秋的感觉。
四、学会寄情于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秋天,是一个特殊的季节,既有秋高气爽的舒适和丰收的喜悦,也有“无边落木萧萧下”的萧瑟。要利用景物的描写,用景物寄托自己的情感。
五、合理组织材料。
凤头——写好开头,第一眼就抓住读者的眼球。
猪肚——写好重点段,让文章主体丰腴起来。要点:一要通过仔细观察抓住来秋天景物的特点;二是要应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让文章更生动,另外还要注重叙述的顺序。
豹尾——写好结尾。结尾是全文内容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文章整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结尾能使文章主题思想得到升华,使读者感情得以凝聚。
六、理论结合实际。
教会了方法后,由采用秋天的图片指导学生如何去写,从理论到实践,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本次社团活动,让学生习得了写作的方法。高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图像和文字材料,让他们习作有内容,方法有支撑,语言有技巧。明确真正的写作,就是记录生活,记录美好,把习得的知识转变为自己的内容更好的展示出来。让秋天留下痕迹,让孩子们的记忆变为一篇篇佳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