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静》是沈从文先生的名篇。
开头几段,写水,写云,写桃花,写风筝,此环境之静,干净明丽;又写隔壁胖妇人拿晾衣杆捞风筝,鲜明生动,写一大一小,一女一男两个孩子,一问一答的对话,俏皮活泼,原汁原味,此人物之静。所有一切串起来,一副岁月静好的画面。
想起一句诗偈: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真无“闲事”吗?
紧接着“闲事”来了,这便是小说之势。写到女孩一家的境况,逃难而来。主人公女孩内心却原来不那么静,想必读者内心也渐起涟漪。
想起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开篇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淡淡一笔,却由后来的月色,荷塘烘托出个中的惆怅滋味。此处或可作为对照。
逃难是什么样的概念?流离失所,人生中的大起大落。但全篇却见不到生逢乱世之慨叹,也没有哭天抢地之悲怆,仍然波澜不惊,察觉不到违背“静”字之笔,却清晰的道出女孩一家的艰难处境。
但原本明快的早春之“静”已然变了颜色。似有薄雾渐起,变的阴沉朦胧起来,又仿佛暮色已悄然来临。
继续写女孩家的境况,却不仅仅是逃难,且母亲有恙在身,日渐沉珂,而自己的命运前途未卜。
至此,原来女孩岳珉的心里不但不静,还是心事重重。薄雾渐浓。
紧接着又写两个孩子,女孩岳珉和小外甥北生的谈话,又写晾衣,写小河,寺院。文字仿佛又延续回到前几段的描写,但相信此刻读者心境已大不相同。
故事在发展,透过波澜不惊的文字,女孩一家人的境况更加清晰起来,这种静却变做了沉闷,失去了开始的明快之色。
整篇下来,周围环境的描写始终穿插其间,仍然是生活化的,仍是一派“春到人间草木知”的祥和之貌。
环境是静的,空气是静的,但每个人心里却各有各的不宁静。
直到最后,写到女孩父亲的坟,更好似在雾气中死寂的湖面之上砸下一块石头,读者为之一惊。却原来女孩心心念念的父亲,心头的精神支柱早已不在人世。
是什么造成了这样一种不幸呢,是时代。这也是作者在为我们展现的。
从静静的春色,到动荡的社会,竟可以这样不动声色,娓娓道来。
但还不算完,看到最后作者写下日期,后又来了句本文创作初衷,“为纪念姐姐亡儿北生而作”。而北生正是文中小男孩的名字。至此,黑夜终于吞噬了最后一丝光亮。
整篇下来,如同灰度对照条一般,由明亮到全黑,逐阶变暗,均匀流畅。
我一直想,一篇小说,除了诡谲离奇的情节,还有什么可写。如果没有了吸引眼球的奇思妙想还有什么能够让读者觉得它值得一读。
现在想来,自己把小说写的极尽曲折,加入诸多奇幻情节,大概也是一种不自信的缘故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