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更文800字点赞粤港澳青年作家创作学会二分明月
读《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8——阴阳相倾,补泻奈何

读《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8——阴阳相倾,补泻奈何

作者: 刘俊和和 | 来源:发表于2022-06-16 14:10 被阅读0次

    (原文)

    帝曰:阴与阳并,血气以并,病形以成,刺之奈何?岐伯曰:刺此者,取之经隧,取血于营,取气于卫,用形哉,因四时多少高下。帝曰:血气以并,病形以成,阴阳相倾,补泻奈何?岐伯曰:泻实者气盛乃内针,针与气俱内,以开其门,如利其户;针与气俱出,精气不伤,邪气乃下,外门不闭,以出其疾;摇大其道,如利其路,是谓大泻,必切而出,大气乃屈。帝曰:补虚奈何?岐伯曰:持针勿置,以定其意,候呼内针,气出针入,针空四塞,精无从去,方实而疾出针,气入针出,热不得还,闭塞其门,邪气布散,精气乃得存,动气候时,近气不失,远气乃来,是谓追之。

    (解读)

    帝曰:阴与阳并,血气以并,病形以成,刺之奈何?黄帝道:阴与阳相混杂,同时又与血气相混杂,病已经形成,那么刺治的方法应怎样?

    岐伯曰:刺此者,取之经隧,取血于营,取气于卫,用形哉,因四时多少高下。岐伯说:刺治这样的病症,应取其经隧刺之,并刺脉中营血和脉外卫气,同时还要观察病人形体的高矮肥瘦和四时气候的情况,而采用或多或少或高或下的刺法。

    帝曰:血气以并,病形以成,阴阳相倾,补泻奈何?黄帝又问:邪气已经和血气相混杂,病已经形成,阴阳已失去了平衡,这时补法和泻法怎样运用呢?

    岐伯曰:泻实者气盛乃内针,针与气俱内,以开其门,如利其户;针与气俱出,精气不伤,邪气乃下。岐伯说:泻实的方法是在邪气盛时进针,使针与气一起入内,从而开放邪气外泄的门户拔针时,要使气和针一同出来,人的精气不受伤,邪气就会减退。

    外门不闭,以出其疾;摇大其道,如利其路,是谓大泻,必切而出,大气乃屈。针孔不能闭塞,以让邪气都出尽,这就要摇大针孔,从而通利邪气外出的道路,这就叫作大泻。拔针时一定要快速,这样邪气自然就会退的。

    帝曰:补虚奈何?岐伯曰:持针勿置,以定其意,候呼内针,气出针入。黄帝又问:补虚的方法又是怎样的?岐伯说:拿着针先不要忙着刺入病人肉里,必须先安神定志,等到病人呼气之时下针,呼气出而针入。

    针空四塞,精无从去,方实而疾出针,气入针出,热不得还,闭塞其门,邪气布散,精气乃得存。这样,针孔四周就会变得紧密而使精气没有地方泄去待气正实的时候迅速把针拔出,气入而针出这样针下的热气不能随针而出,等同于堵住了散失的路,而邪气也就会散去,人的精气就能得以保存了。

    动气候时,近气不失,远气乃来,是谓追之。总而言之,在针刺时,不论入针还是出针都要不失时机,使已得的气不致从针孔外泄散失,使未至的气能够引导而来,这就叫作补法。

    今天学习了阴阳相倾,补泻奈何。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

                    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8——阴阳相倾,补泻奈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heq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