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缺失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亲情丧失的孩子往往容易情感扭曲,不能明辨是非。对亲情的极度渴望使得他们很容易抱团,形成小群体。
在小群体中为了取悦于同伴以吸引注意力,确立自己的权威,他们甚至会做出自己也想象不到的恶行。
留守儿童群体是霸凌现象的重灾区。
一则视频流传于网络:一名穿校服的女孩站在路边,被周围几个女生轮番殴打,短短六分钟的时间,女孩被掴了38掌。后来经过追查,得知这个视频发生于张掖市山丹县二中。
然而,这不是个案。重庆市荣昌区多名女生殴打另外一个女生,导致其伤残。
江西省南昌市象湖实验中学,一位女生在99秒里被扇了32记耳光,被打得口鼻流血。
美国加州一起著名的中国小留学生霸凌案也刚刚宣判,当事首犯认罪后被判处13 年有期徒刑。
似乎是对此案的回应,国内这起著名的霸凌案,几个少女因为琐事,对之前还素不相识的在校女生大打出手,打耳光、抽皮带、扒衣拍视频,视频流传出来后,霸凌者全部被抓,首犯被判处六年半有期徒刑。
无论是美国这起小留学生霸凌案,还是国内频发的霸凌案,施虐者都存在着严重的与家庭分离的事实。
孩子要么很早就成为留守儿童,父母因为谋生而出去打工,要么就是父母以工作忙为借口,将孩子送去寄宿,孩子从小得到的关爱极少,青春期更是独处于人生的孤岛。
因为缺失父母关爱,丧失亲情的孩子往往会情感扭曲,不能明辨是非。
对亲情的极度渴望使得他们很容易抱团,形成小群体,在小群体中为了取悦同伴,吸引注意力,确立自己的权威,他们会做出自己也想象不到的恶行。
他们会选择同学中比较容易欺负的对象,进行霸凌。勒索钱财往往只是一个由头,更多还是宣泄,他们将自己内在的痛苦小孩的形象投射在对方身上,宣泄自己心中的愤怒。
“而一旦开始抱团,恶行可能会没有下限。群体作恶的程度,由他们当中成员最低点来决定。”
这个霸凌小团体和常见的团体架构类似,领袖、军师、打手、跟班一应俱全。领袖小寒的内心深处对自己的继母和母亲都有强烈的憎恨,母亲“遗弃”了她,而继母伤害了她。其他的女孩都对家庭(也就是母亲)充满深深的失望,适逢青春期,她们内心的暴戾得不到疏导,在过剩精力的引导下,只会通过畸形的方式发泄。
亦有心理分析指出:霸凌也是少年儿童们在成长过程中追求自我和友谊的一种表现方式,尽管并非是值得提倡的正确方式。
即使明知行为恶劣,为了在同伴中获得认同,或为了获取同伴认可,她们会做出自己也无法直视的行为。霸凌行为从九岁开始多发,青春期是高危阶段。
如果没有适当的干预,每个孩子都可能被卷入这样的行为,霸凌他人或遭遇霸凌。
“所有的攻击行为,在本质上,都是在呼唤爱。”这些攻击行为,是向对方,也是向自己的家庭,更是向世界呼唤:“我这样攻击你,你还不拥抱我吗?”也许她们明知最终的结果是被家庭、世界离弃得更远,却还是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
因为除了像一个婴儿一样狂暴地哭闹,她们并没有学会其他的表达方式。从还是婴儿开始,她们就没有在爱中成长过,所有的行为也就停滞在婴儿期。
遗憾的是,并没有多少老师关注到霸凌问题的本质,何况即使他们关注到了,也很难阻止,因为孩子索要的爱,更多是朝向家庭,发泄的愤怒,也更多是朝向家庭。
而家长们,总是很忙,很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