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1:备课时是否要预设学生的回答?
备好课是上课的前提。没有备课时的深度思考,不能有上课时的胸有成竹、游刃有余。之前备课时,总会预设学生的回答,但课堂上总会出现:预设与现实大相径庭的现象。那预设是否有用?是否需要预设?
个人认为,教学预设是基于教师对教材的深度理解和对学生的深入了解而预先对问题做出的假设性回答,预设的内容其实也就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情的把握。应该说,二者是成正比关系的,研读越深,预设越充分,进而应对课堂的能力也就越强。因此,教学中进行一定的预设,是有必要的。
但我们需要明确的是,预设只是教师单方面的一种假设,这种假设是会受教师教学经验、教学能力等因素的影响的。因此,课堂上学生的回答与预设不符的现象是必然现象。面对这一现象,我们要做的是从学生的回答中,迅速捕捉到学生的思路,并用有效的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回到我们预设的轨道上来。然而,在课堂观察中,我们会发现,很多老师在课堂上,对于学生不同的回答,经常出现两种极左极右的做法:要么是抓住学生的回答,不停追问,企图让学生说出自己心中的答案,结果是越追越远,越绕越懵,最终大把的时间就在这种无效的对话中流走。
另一种就是比较常见的置之不理,继而转向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想法吗?于是,学生在猜了几次老师的答案后,运气好的可能正巧猜对了老师的想法,运气差的,可能猜了几次都难以猜出,于是学生就有些不知所措,不知该如何去回答问题了。
对此,我觉得,对于学生不同的想法,教师首先要判断这个回答是否与问题相符,是否相符决定了是否有研究和讨论的价值。如果回答与问题不符,我们可以请其他同学来判断:我们 问题是什么?他的回答是否与问题相关?你们认为应该怎么回答?
如果与问题相符,但说的不太清楚,依然可以把球踢回学生:谁听懂他的想法了?你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吗?通过一个个学生的解释和补充,慢慢地推动课堂逐步前行,从而推动学生一步一个台阶地拾级而上,慢慢建构起知识的结构。
今天复习圆的相关知识,第一个任务是解决关于圆环的问题:出示下图后,追问学生:要求圆环的面积,你觉得需要哪些信息?
预设学生的回答是:大圆的半径和小圆的半径,然后再引导学生思考,除此之外,还可以已知哪些信息?意在使学生突破思维定势,能够灵活运用环宽的信息解决问题。
可在4班,提问第一个学生时,他就说到:要知道大圆的半径和环宽。
于是,我马上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描一描:她说的大圆的半径和环宽在哪里?根据学生的描,追问其他同学:你认为她说的这两条信息,其实是为了求什么呢?学生答:大圆和小圆的面积。
看来求环形的面积,只要找到大圆和小圆的面积就可以啦。那求大圆和小圆的面积,还可以知道哪些信息?大圆半径和小圆半径。
对于今天的处理,自我感觉还是蛮好 的。面对学生提前的回答,我们要做的不是回避和无视,更多是要学会借用学生的回答,引导全体学生加入到思考的活动中来,在这个活动中慢慢进步,慢慢提升,这样,作为教师的主导作用才是得以真正的体现。
由此想到:周末培训时,老师说的一句话 :预设让合适的同学回答合适的问题,比预设答案更重要,当然也更难。好像有点感觉了。
随笔2:计算研究
一年级的计算中,( )-5=3与8-( )=3两个题目的难度一样吗?
随币3:课堂中,学生讨论的目的是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