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完了人生第一次。讲述了从出生、上学、成长、当兵、结婚、进城、残疾人、买房、生病、退休、慢慢变老、阿尔兹海默离世。
不同的人生阶段,不同的人生故事,一直为了赶进度看下去,看完没有思考,也许纪录片的记叙手法就是平和的,自己情绪上没有太大的波动。
看到生孩子,感觉女人不易;看到孩子们上学感觉他们很可爱;看到大山里的孩子,留守儿童对母爱的渴望,也许就是这样的群体,比较容易牵动我的心绪吧;看那些当兵的孩子,从新兵蛋子成长为优秀的伞兵……
也许我比较容易的出一种,人生不易的结论,但是每个人都在努力的活着。
对于自己而言,看到生病、养老院、阿尔兹海默这样的片段会有一种自我提醒说是,年轻的时候还是要做好积累。积累好的身体、积累金钱、积累兴趣,希望自己老去的时候,能不太给别人造成负担。
我现在想象不出老去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的。
看剧中,大多数人在经受苦难的时候都是咬牙抗住,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也许等到自己即将退休的时候,经济等等各个方面的压力都会小很多,自己的内心会变得平和很多。
最开始看这一部记录片的时候,想到的是要珍惜眼前的生活,因为世上呀,不容易的人和事太多了。
这样想来,还是希望自己能够活的励志一点,就是说,你想要将来能够过上什么样的生活,反正来说,养老院是挺贵的呀。之前看到一篇关于日本老龄化的文章,人到七十几岁,本来应该是儿孙绕膝、安享晚年的日子,但是却要为了生计干一些体力活,着实给我一点点的触动。也许,自己想象中的退休以后的日子,大概就是有一点的退休金,帮助孩子看孙子。纪录片所表达的退休生活,围绕老年大学,讲述两个学生,一个要看孙女,在孙女上幼儿园的时间里去学校跳舞;一个眼睛失明,依靠老公的陪伴求学。人是要追求独立的,但是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吧。正如片中的文案表述的内容一样,他有喜欢的东西,但是他更爱孙女。
自己现在还是会有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也没有真正做到积极进取,就是希望自己能够完成这个月瘦到115的目标,然后下一个月再制定一个新的主题月,至于是什么,我还没有想出来,大概还是会是对这个月的重复吧。
想象不出来,就是保持现在的状态吧,现寻找到一种内心安定的力量。
其实这样想来,感觉自己最近有变化,大概是因为看了《典籍里的中国》对于几千年文化的熏染下,养成的谦虚内敛的民族品格的一种体会。
网友评论